“致广大而尽精微”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的一句古语,它语出《中庸》,意思是:既要致力于达到广博深厚的境界,又要尽心于精细微妙之处。这句话包含大与小的辩证法,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是为政、修身的方法论。
“致广大”,意味着在奋斗中要有大格局、大处着眼,要学会“抬头看”,志存高远、谋划时统揽大局,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把握方向,不能偏安一隅。当前,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波诡云谲,国内改革任务繁重,各种矛盾风险挑战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广大干部只有心怀“国之大者”,提高思想站位、拓宽视野,从高处谋、从远处议,通盘考虑,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才能在纷繁复杂中洞悉规律、明辨方向,在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明确职责。
“尽精微”,意味着在奋斗中要重小事情、小细节,要学会埋头干,落实落细、在小节上扎实用力、精益求精。”自古以来,想要做大事的人很多,甘做小事的很少。须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只有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如果只追求做大事而忽略做小事,则很容易满盘皆输。广大干部应深刻领会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对标找差、精准发力,及时发现和纠正理念、思维、方法偏差,时时刻刻处处考虑细节、注重细节,严防“细节中的魔鬼”,将小事做细、细事做精,方能积小胜为大胜,把蓝图变为现实。
“致广大”和“尽精微”是辩证统一的,两者不可偏废。想要成于广大,必要尽于精微,倘若只有“广大”而无“精微”,“广大”便是空中楼阁的托辞;只有“精微”而无“广大”,“精微”便是一叶障目的借口。故既要在战略上“致广大”,又要在战术上“尽精微”,既强调勇气和担当,又讲究方法和策略,如此才能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广大党员干部须深刻体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及这句话背后的深刻意蕴,科学认识其时代蕴含和实践要求,统筹把握战略和战术关系,站在全局、大局和长远利益的思维角度看问题,扎实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从细微处、小节上扎实用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不仅要仰望星空,还要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