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猫传》:年少不懂陈凯歌,看懂已是摽梅之年

曾经年少审美延迟,我没有看懂《无极》,于是跟风加入了群嘲《一个馒头引发血案》的大军,随着岁月流逝,我也已入摽梅之年,直到今日看了他的《妖猫传》,才恍惚之间发现,我们都欠陈凯歌一个道歉。

文 / 花钿


01

有人说,陈凯歌的《妖猫传》是来一雪《无极》的耻辱,我只能说,你不懂他。针对这个问题,陈凯歌自己也做了回应:

“如果一个人,作为一个创作者来说,要用6年的时间去替自己「正名」,要替自己翻案,我觉得太没劲了,太无知了。生命如此短暂,时光如此迅速地消失,你用6年时间去干这个,证明什么呢,证明你,这不还是要通过别人的肯定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吗?我没这想法。

你以为这个《妖猫传》出来它就没人说你不好吗?今天我把话放这儿,一定会有人说的,你再花6年、10年、60年的时间去证明吗?我没这想法,我从来就没这想法。”

12年前中国还没有奇幻类型的电影,陈凯歌的《无极》横空出世了,但在当时,少有人能看懂它,十多年过去了,玄幻题材的电影开始铺天盖地了,但还没有哪个比当初被踏了一万只脚的《无极》拍得更诗情画意。

是的,我一直觉得陈凯歌是所有导演中最具才华和诗意气质的艺术家。他的父母都是读书人,从小便受到诗词歌赋的熏陶,所以他的电影总是充满了强烈的诗情画意感。

十二年前,陈凯歌说五年之内没人能看懂《无极》,五年后,开始有人看懂了《无极》,十二年后的今天,已经有很多人看懂了无极,并开始为《无极》正名。

陈凯歌接受《人物》采访时说:“我愿意做这样的人,首先做一个尝试,我们东方式的这个奇幻的电影。但是从做的角度讲,我觉得还是挺诗情画意的。”

《无极》的人物、故事、思想内核都是东方式的。东方哲学不喜欢简单的二元对立,人性是复杂的,善恶是模糊的,命运是残酷的,挣扎是徒劳的。抛开魔幻的外壳来看,《无极》其实是一个挺现实的故事,开了东方玄幻电影的先河。

他30年的时间只拍了14部电影,但是他每一次拍电影,都是希望有一个新的表达。

我们很少见到他去拍商业片,更很少见他去委身流量明星,他对人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在艺术电影领域这是优势。所以自《黄土地》而始,他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直至《霸王别姬》加冕。但王冠同时也是枷锁,他的艺术家气质和商业类型片格格不入,《无极》就是这一矛盾的集中体现。

电影也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陈凯歌的超前审美与超前表达,在十二年前与时代格格不入,但是放在今天,一点都不突兀。

曾经年少审美延迟,我没有看懂《无极》,于是跟风加入了群嘲《一个馒头引发血案》的大军,随着岁月流逝,我也已入摽梅之年,直到今日看了他的《妖猫传》,才恍惚之间发现,我们都欠陈凯歌一个道歉。


02

极乐之乐

震撼!凄美!大胆!癫狂!华丽!感动!

写这篇文章时,我还未从陈凯歌塑造的那场盛唐之宴中走出来。

难忘那敲击心灵的乐曲、震撼瑰丽的盛景、以及那凄美魔幻的故事。

它,尽是过火,尽是癫狂,让我几乎恍惚之间梦回盛唐。

《妖猫传》改变自日本小说家梦枕貘的《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故事讲述了盛唐时期,长安城接连发生妖邪灵异事件,癫狂诗人白乐天与仰慕大唐风采的倭国僧人空海法师组成CP,携手探查真相。

两人紧跟一只口吐人语的黑猫,却意外触发了三十年前,因杨贵妃之死引发的一连串故事。

随着各色人物相继登场,大唐盛世与时代隐痛被一一揭开,一个被历史纷乱刻意掩盖的真相也渐渐地浮出了水面。

虽是一部魔幻片,但却情节紧凑,故事引人注目,不装神不弄鬼,极赋东方韵味。


03

多少次的午夜梦回

“多少次的午夜梦回,我幻想着我活在玄宗的时代。”这是影片中的一句台词,让我印象很是深刻。

这句独白,不仅仅是陈凯歌的,也是千千万万个凡夫俗人的。

我们仰望盛唐,不仅仅仰望它的繁华,也仰望它的绚烂文化,更仰望它的美好希冀。

而大概也只有从小种下盛唐情结的陈凯歌,才能把真正的盛唐气象呈现给世人吧,所以我们看到了《妖猫传》。

为了让影片再现盛唐风貌,陈凯歌花了六年时间,按真实比例还原了一座恢弘大气的唐长安城,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一气一质,无不昭示他的目营心匠。

拍一部戏建一座城,好一番大胆癫狂的盛唐气象。

恢弘磅礴的盛唐气象让我震撼,魔幻凄美的妖猫故事让我感动,而黄轩扮演的白乐天却让我久久难忘。

他狂放不羁,脑袋中充斥无数孩子气的浪漫幻想,宛若“痴人”。

为了写好千古绝唱《长恨歌》,他甘愿做一个观察皇帝日常行止的闲官——起居郎,不管为官辞官也皆是随性而为,甚至爱上自己诗歌中的人物,又透着一股大胆癫狂的神经质。

白乐天的痴与癫

令我更加感动难忘的是,白乐天与空海法师在他的居所里争论的一幕,与瑰丽绚烂的唐宫相比,他那四面凿光的简陋屋舍有了一种格格不入的遗世独立之感,但又显得并不突兀,这种不突兀来源于三面墙上堆满的书卷,一面墙上贴满的贵妃画稿。

这种痴与癫,是多少文人墨客所向往的境界啊。现在的人很少谈诗,很少深究一些美好而深沉的东西,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里,诗歌的缺乏已经成了每个人身上的一根刺。让人痛心,让人惋惜。

如陈凯歌所说:“唐诗总有在某一个瞬间和你的人生际遇相撞的时刻。”


04

以古观今

《妖猫传》看似是讲一个关于妖猫的魔幻故事,又看似是展现恢弘华丽盛唐气象。

但,其实,这又是一部陈凯歌式的前瞻片。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不是简单的重复。他在讽刺,讽刺今天这个时代。

在我看来,唐诗代表的其实是一种物质与精神上的平衡之气。

那时候的盛唐,繁盛到了巅峰,但那时候的诗歌也达到了历史的最巅峰,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可以超越它。

即使是曾经短短的物质贫乏时代,精神文明都远远地走在时代前头,社会风气正,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再看如今的时代,经济高速发展,物质高速增长,社会高度开放,但精神文明呢?不仅仅没有增长,反而在原地踏步,甚至在后退。从各行各业里的精神文明退化现象来看,可以说是罄竹难书。

这种强烈的失衡感,带给我们是愈演愈烈的失落感。

多少次午夜梦回中,我们总会有一种感觉,仿佛灵魂深处中缺少了一点什么。

即使我们已经在不断地竭尽全力喂养着自己的灵魂,但还是感觉远远不够。现实的魔爪总会把我们从中拉扯出来,严肃地告诉我们,不要不切实际了,不要异想天开了。

生在这个时代下的我们,其实都有一点点悲壮感。

而这部电影里,让我看到了那么一点讽刺感。

年少不懂陈凯歌,看懂已是摽梅之年。

我要感谢这个时代有陈凯歌,感谢他,一直孤独地坚守着诗情画意与精神文明。



花钿说:一个有思想的野生吃货,偶尔文艺,多数逗比。喜欢一切正能量的人和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2月29日,陈凯歌导演携众主创在北京三里屯举办“夜猫趴”杀青派对暨新闻发布会,宣布电影《妖猫传》经过5个月的拍摄...
    5bd376ea631b阅读 670评论 1 7
  •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捡尽寒枝不肯歇,寂寞沙洲冷。
    文博1997阅读 367评论 0 0
  • 做梦对我来说是一种相当不错的体验,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很少做噩梦,所以对于梦境的回忆多以温馨、美好为主。当然这...
    红尘书生阅读 163评论 0 0
  • 第69天/10次 2017、5、4 觉察日记 事实:今天去上S T A的公益课,其实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去,不知怎么的...
    瓯姐姐阅读 170评论 0 0
  • 素描立体感,三大面、五大调子的讲解 物体立体感对初学者来说也是个难题。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产生产体感。那么,在作画时...
    素描桃桃阅读 2,207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