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仓颉造字的说法,但考古认为:汉字来源于集体的智慧,仓颉只是文字的整理和颁布者。汉字产生以前,有“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记事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采用“结绳”的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便改用画图的方式记事。仓颉把天下的所有东西,按不同的特征画出来,并把这种符号叫做“字”。仓颉把创造出的象形文字,刻在石头和木头上,不便携带。后来仓颉发现龟壳是很好的记录材料。他把创造的字,都记录在龟壳上,成了现在所说的甲骨文。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国汉字的由来。
通过系统考察、比对,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距今8000多年前的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刻划符号是中国最早的。
汉字是独立形成的最为古老的文字。汉字的远祖,最像文字的符号是甲骨文之前的陶文。陶文没有成文,只有单个符号。以公元前4800——4300年之间的半坡陶文为最早。
甲骨文,是中国真正的文字。从出土的文字资料来看,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的甲骨文。甲骨文是由象形图画演变而成的,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另外出土了很多商周时代的铜器,铸有很多铭文,称为钟鼎文(也称金文)。(古代人把铜称为金。)这两种文字,因为是现在所能见到最早的文字,所以又称为「古文」。
石鼓文是先秦刻石文字 。我国遗存至今的石刻文字,要属《石鼓文》时间最早和最具代表性。石作鼓形,共十鼓,所刻的是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
「篆」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故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秦始皇以秦国的文字篆体,统一文字,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并将秦国固有的篆文加以规范,就成一种新的字体—小篆。发展到小篆阶段,中国文字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文字更加符号化,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规范文字。
小篆整齐长方,结构均匀圆转,字形繁复,书写不方便,在民间很快地出现了一种新字体,将小篆的端庄工整、圆转弯曲的线条写成带方折的「隶书」。
到了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脱离古文字阶段进入隶楷阶段。汉代以后,小篆成为主要用来刻印章、铭金文的古字体。 隶书的形成大大地提高了书写的速度。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叫做「隶变」,结束了古文字的阶段,使中国文字进入更为定型的阶段。
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草书是辅助隶书的一种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稿和通信。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行书没有严格的书写规则,写得规矩一点、接近楷书的,称为真行或行楷;草书味道比较浓厚的,称为行草,行书写起来比楷书快,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人,因此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楷书是由隶书扁形改为基本上呈现方形,即所谓的「方块字」,是提供人学习和运用的正规书体。在魏晋南北朝经历变化,到了隋唐基本定型,笔划、结构变得精致、严谨。 印刷术就是以楷书做为印书的主要字体,在宋朝刻印的书籍中,楷书被美术化,写得更加规矩而漂亮,称为「宋体字」,后来还有模仿宋体字而加以变化的,叫做「仿宋体」。我们今天阅读的书籍、报刊上所用的字体,大致上是这一种风格的楷书变体。
繁体字,也称繁体中文,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隶书书写系统。
近代的汉字简化运动,是太平天国,简化字主要来源于历朝历代的古字、俗体字、异体字、行书与草书的楷书化。193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第一批简体字表》,但因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反对而搁置。1956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中国大陆开始全面推行简化字,20世纪70年代曾经有过一批二简字,后被废除。
目前仍然使用繁体字的地区有中国的台湾、香港和澳门,汉字文化圈诸国,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等海外华人社区多为繁简体并存,中国内地在文物古迹、姓氏异体字、书法篆刻、手书题词、特殊需要等情况下保留或使用繁体字。
200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明确规定中国推行规范汉字,同时也明确保留或使用繁体字的范围。2013年6月5日中国国务院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含附表《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以规范字表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