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80后,因为年代政策不同,这一代中独生子女占据着相当一部分。这一代里结婚生子的任务大部分也完成了,还有一部分没有找到真爱的,还要继续加油,寻找最合适的另一半,当然坚持自由、崇尚单身贵族也是很正常的追求。此处对各人的生活观不做讨论。
婚后如何面临两个家庭的关系,如何和媳妇家人相处如何处理这些关系成了一个无法逾越的关卡。
每个家庭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年年因为回谁家,成了必须讨论又僵持不下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太多人有太多的分析和结论,无论如何处理,只要两方都可接受就可以。但是道理都懂,能够完美解决两方关系的应该还是比较少数。特别是双方都是独生,又生活在第三个城市,远离家乡,每年只有一个春节,让这些人煞费苦心。
也看了网上不少人发了诸如此类的文章,泼泼苦水,人云亦云,也无济于事,生活还是自己的,需要考虑一个策略,能够满足双方的想法。
我们就是一个无法完美解决的案例,媳妇一家常年跟着我们过,已经连续6年了,当然有一些托词,从结婚到现在8年时间,媳妇在我家总共加起来也没有7天时间,近6年更是不回去,无论如何,都要在这里陪着父母过。
自从有了托词之后,岳父母就再也不回他们的家,社保也迁移过来了。
从那之后,这个家就是我休息的一个地方,回去就是一个局外人,待在房间看手机,没有沟通和交流,缺什么我去买,但没有我人家一家过的也很祥和。每次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就听到客厅里涛涛不觉得言谈和笑语,我到客厅后就是静静的。我提出一个意见,就是三个人的口水喷过来,大声不敢出一个,意见不能提一个。
从那之后,宁可加班、出差,也不愿待在那个没有温暖的家里。发现出差真的会让自己的大脑皮层能轻松一点,做好自己的工作,没有了冷言冷语。也不会想起那个没有关爱,心灰意冷的地方。除了主动联系家里,不管出差多久,那里也不嘘寒问暖,也不会主动问问在外面过的怎么样。每回出差到家或者视频,他们就问孩子,这是谁啊??在我生日蛋糕许愿的时候,没有一句生日快乐,大家都等着去吃那个蛋糕。
可能是生活本来就是这样,一个家庭总要有人为此付出和舍弃。
习惯这种生活之后,就是莫名的愤怒和抵抗,不知道这种生活能坚持多久。
另一半作为陪伴自己过完余下的人生,还是慎重选择的好,否则会让自己进入这个围城而无法自拔。有自己的父母却无法孝顺,有自己的孩子却无法陪伴成长,忍耐在那里会让自己折寿,身心疲惫。
可能没有结婚之前,两个人甜甜蜜蜜,一旦婚后,两个人的生活观、价值观就非常重要了,不需要多么漂亮温柔,能够彼此温暖和理解,生活就不会寂如死水。
写在这里,慢慢整理自己的思路吧,生活还是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