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确“内部系统”与“外部环境”,系统的不同层级,代表着管理复杂度上的差异。
2. 明确流动的实体,系统中可以Trade off的元素很多,明确作为主要交换的元素,有助于管理体系的一致性。
3. 获得“不可能三角”后,据此辅助推演管理方式上需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动态平衡。
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边界
接着前文对不可能三角元模型的演绎,来尝试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拆解。
如果把企业当作一个系统,那么满足企业对特定能力人才的需求,就来自于社会普遍流通的能力以及企业独特培养的能力,当两者差异较大时,企业在招人时就需要识别如何进行匹配和培养。
从招聘的角度看,企业的“能力要求”与“社会人才的能力”越匹配,人才流动的“自由性”就越强:招聘成本低,相对的员工换工作的成本也低(流失风险高);
从业务视角看,企业特殊的“能力要求”反映的是面向市场的差异化竞争力,能力培养的“独立性”越强,表明在市场竞争中越占据主导优势;
从管理视角看,人才评价体系的“稳定性”越高,代表系统将社会人才转化为企业自身所需要人才的机制越健全(比如:内部人才培养能力、上升通道等),越利于保障业务稳定性。
结合“不可能三角”理论,就有了如下模型:
如果想降低企业向社会招聘的门槛以进行扩张,同时保证内部能力的独立性,那么“评价体系”就必然更难发挥作用,人资管理上就容易出现工资倒挂、人才评价较主观等问题;
如果做强内部的能力培养与职级体系,那么人才流动必然受限;因为企业培养的独特能力以及认证,由于数量及范围的局限性,在市场上往往很难获得认可。
企业在做人力管理时,就如前文项目管理的例子,需要配合企业战略进行决策:是要做强自身优势能力,相信可以引领市场获得红利;还是与市场接轨,改造自身的模式响应业务变化。
打破不可能三角:提高系统复杂度
当然,随着企业业务复杂性的提高,人力管理本身也需要提升复杂性来应对。
回顾上一章中关于分工&协作部分的讨论,可以结合人力管理进一步演绎:
对分工进行执行的角色,其能力要求要尽量与社会人才的普遍能力匹配;
而对协作方式负责和管理的角色,则应根据业务需要,设计完善的能力培养机制。
于是在中国普遍企业的上下文里,可以得到如下模型:
该模型由两个系统嵌套而成:
最外层系统边界区分的是社会人才与企业员工,社会人才通过“招聘”流入系统;(保证的是人才流动和评价体系)
内层系统边界区分的是“流动性人力”与“核心人力”,通过能力培养转化。(保证的是能力培养和评价体系)
嵌套的“不可能三角”可以显著提升系统复杂度,且两个系统靠“评价体系”组合在一起,也保证了管理的一致性。
但同时,“评价体系”的复杂度就急剧上升,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组织管理的复杂度最终都会表现在“绩效管理”上。
市面上“绩效管理”的方法论综合考虑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如Kappler凯普兰提出的平衡记分卡方法认为,组织应从四个角度审视自身业绩:创新与学习角度、内部流程角度、顾客角度、财务角度。
这些维度之间的平衡和权重关系,代表了企业对员工提供价值的选择,这既需要企业自身有明确且统一的认知,也需要反馈机制(如员工反馈、财务数据等)帮助调整,最终达成所希望的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