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求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长江图》的话,我想应该是“诗意”,高淳有着一本来历不明的诗集,名曰长江图,他的生活轨迹,似乎都和这本诗集有着隐隐的联系,在长江的航行中,每一次靠岸,他都会遇见一个女人,样貌相同的女人,灵魂,又仿佛出于不同的地方,如若幽灵亦或游魂一般的存在,在河流的穿行中他们相爱,分别,相爱,循环往复。女主在片中的名字叫安陆,片面理解,便是安于陆地。她永远都是一个等待者,在陆上等待爱情的靠岸,短暂的热烈相拥过后,爱情走了,徒留一人空悲切。悲剧性的角色,感觉更像是古代女子在等待夫君的归来,不同灵魂的安陆,在各个岸口等待她们的爱情,可船上的爱情是不会停的,他们是长江的儿子,河流赋予他们生命也赋予他们使命,关于爱情,终究没有终点。
高淳,一个矛盾纠结体男人,有点心疼这个男人,接替父亲的责任,当个船长,在长江上生活,这似乎就是他生来的使命,不可改变。作为一个文艺中年,这样的生活着实暗涩。在接受固定宿命之前,或许他也尝试过改变,影片中对于过去只是一笔带过,武胜说是他气死老船长的,嗯 一个有故事的男中年,他喜欢看那本不明来历的诗集,又或许那本诗集就是另一时空的自己所作,因为诗,因为对黑鱼的执拗,因为一笔神秘的交易,最终这艘船上独剩他一人。你相信世上真有宿命论吗?经历过或许就会信命了吧。在影片接近末尾时,高淳遇见了安陆,这一次,是在海上,安陆在读他的诗,“你相信我吗?”高淳伸手拿过了安陆的诗,“你不需要诗歌,你不需要再去经历,我所经历的一切”,高淳把他的诗集撕了,扔向大海,总有一天我们会穿越船的渡口,一切都会变新,画面美得令人心碎。
看完影片不自觉的会联想到《苏州河》和《路边野餐》,个人感觉还是更加偏爱于苏州河,毕竟那部电影我看懂了呀,哈哈哈开玩笑啦,感觉更多会拿来和《长江图》比较的应该是《路边野餐》吧,都得了比较厉害的奖,都是今年上映的电影,都是用诗来讲故事的电影,但是,两个电影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啦,路边野餐讲述的故事更加具体,长江图相对来说叙事比较宏大,《路边野餐》就像一个可爱的大男孩,而《长江图》呢,更加像一个有味道的男人,其中的故事,需要细细品味。
讲真哦,有时候真的会觉得或许在长江上发生的一切都是男主出于对生活的不满意做的梦,女主也是幽灵一般的不存在虚像,影片中还多次提到了修道,还有那个神秘的鱼,安陆在沙滩写的字......一切都那么魔幻现实,一切都那么跟生活说不通。最后,献上哥在影院摘抄下来的不完整的可能还有错别字的诗吧,作为感谢送给坚持看到这里的你
新船上水七千公里
发动机不停咳嗽
我压低声音穿过温暖的县城
怕人听出心中怨恨
——江阴 黄田港
我厌恶坚硬立耸的信仰
山清水秀的长江
和所有确定无疑的爱情
——荻港 万寿塔
我珍惜我灵魂的清澈
我忠于我不爱的自己
字里行间我只是无能
在文字之外我参加了日常的邪恶
增添了新的痛苦
——彭泽 小孤山
两岸城市都已背信弃义
我不会上岸
加入他们的万家灯火
——鄂州 观音阁
我诅咒我走过的路
我读过的诗
我献媚众人的表演
我离开独行之道的那一刻软弱
——宜昌 三游洞
要么丑陋 要么软弱 要么虚伪
没有神灵让人信服
所以期待一个女性
——丰都 鬼城
你是即生了证的旗帜
你是对峙黑暗的铠甲
——江安 涩岗
总有一天
我们会穿越船的渡口
都会变新
一九九八年冬天
我第一次看见你的笑容
换做是我,我想我也会爱上高淳这样的男人吧,但我应该是不会去追寻他的,毕竟 这种男人只属于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