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二篇第九章总结

第二篇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第九章 判断作者的主旨

上一章说到了分析阅读的第五个规则,在与作者达成共识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作者的主旨。

分析阅读的第六个规则: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

  1. 找出关键句

  • 从读者的观点,关键句就是一些需要一些努力去诠释的句子,这些句子我们会读的比较慢也更仔细。碰到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时我们可以认定这个句子是含有主要的意义的,阅读的一部分本质就是被困惑,而且知道自己被困惑。
  • 从作者的观点,最重要的句子就是在整个论述中,阐述作者判断的部分。作者与读者沟通的主要核心就是他所下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以及他为什么会这么做的理由。
  • 在上一条规则里我们能找出一些关键字,这些有困惑的字会引导我们找到一些值得注意的句子。
  1. 找出主旨

我们需要找出关键句的主旨,即知道句子在说什么。检验是否明白一个句子的主旨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书中有一个例子,在形而上学中的一个基本主旨:“除了实际存在的事物,没有任何东西能发生作用。”我们可能很难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明这句话的主旨,很少有人能说出:如果某个东西不存在,就不能有任何作用。但是这也只是很浅显的翻译,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举例在说明一个主旨,比如:只靠可能会下的雨滴,青草是不会滋长的。我们需要做的是超越文字本身,而不是记忆与背诵所读的东西。

分析阅读的第七个规则: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

不同于“意思”之于文字,“主旨”之于句子,“论述”有可能是一个复杂的句子,或是一个段落,又有可能等于好几个段落。构架一个论述需要我们先找到相关的段落,然后从中整理出前后顺序的主旨,最后组成论述。下面是我们需要知道的几件事:

  1. 所有论述都包含了一些声明。其中有一些是我们为什么要接受作者这个论述的理由。
  2. 论述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一个或多个特殊的事实证明某种共通的概念;另一种是以连串的通则来证明更进一步的共通概念。前者为归纳,后者为演绎。
  3. 找出作者认为哪些事情是假设,哪些是能证实的或有根据的,以及哪些是不需要证实的自明之理。

分析阅读的第八个规则:找出作者的解答

在发现一本书到底在谈什么的最后一个步骤是:找出作者在书中想要解决的问题(规则四),现在我们应该进一步提出一些问题来: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哪些解决了?为了解决问题,他是否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哪些是他自己知道还没有解决的?


分析阅读的第二个阶段

当我们跟作者达成共识,找出他的关键主旨与论述,分辨出如何解决他所面对的问题,我们就会知道他在这本书中要说的是什么了。这时我们就能回答问题二:这本书的详细内容是什么?如何叙述的?接下来我们就要准备回答最后两个问题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