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
解决如何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
,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主要任务
:确定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
- 机械特性:接口形状、大小、引线数目。
- 电气特性:电压范围(-5v到+5v)。
- 功能特性:规定-5v为0,+5v为1。
- 过程特性:规定建立连接时各个部件的工作步骤。
标准化:有了这些规定好的标准后,各个厂家就可以按照标准来进行生产,方便以后设备的接入更加规范化。
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1)相关术语
数据
:运送消息的实体。-
信号
:数据的电气或电磁的表现。
码元
:在使用始建于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则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就成为码元。
(2)信道的基本概念
- 单向通信(
单工
):只有一个方向。 - 双向交替通信(
半双工
):可以互相发消息,但是不能同时。 - 双向同时通信(
全双工
):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消息。
(3)基带信号和带通信号
-
基带信号
:来自信源的信号(距离近)。 -
带通信号
: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信号频率调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距离远)。
(4)几种调制方法
- 调幅
AM
:振幅随基带数字信号变化。 - 调频
FM
:频率随基带数字信号变化。 - 调相
PM
:相位随基带数字信号变化。
(5)常用编码
- 单极性不归零码
- 双极性不归零码
- 单极性归零码
- 双极性归零码
- 曼彻斯特编码
-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6)信道极限容量
-
有失真,但可以识别
- 失真大,无法识别
(7)奈氏准则
在任何信道中,码元传输的速率是有上限的,否则就会出现码间串扰
的问题,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判决成为不可能,如果信道的频带变宽,也就是能够通过的信号高频分量越多,那么就可以用更高的速率传送码元而不出现码间串扰。
(8)香农公式
在带宽受限且有噪声信道中传输的极限、无差错的信息传输速率。
2.3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1)导向传输媒体
- 双绞线
- 同轴电缆
- 光缆
(2)网线
- 直通线:白橙 橙 白绿 蓝 白蓝 绿 白棕 棕
适用范围:主机/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 - 交叉电缆:同类设备
(3)非导向传输媒体
- 无线传输
2.4 信道复用技术
-
频分复用
FDM
:在同样时间用户占用不同的频率带宽资源。
-
时分复用
TDM
:时间等分,分给不同用户。
-
波分复用:光的频分复用
2.5 数字传输系统
脉码调制PCM国际标准:T1(1.544Mb/s)和E1(2.048Mb/s).
2.6 宽带接入技术
- ADSL(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
- DMT技术(频分复用,划为多个子信道)
- HFC技术(光纤同轴混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