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毒警察被称为“行走在刀尖上的人”,他们每一秒都可能死于非命,与普通警察不同的是,他们面对的是一群真正的、装备精良、心狠手辣的亡命之徒。
他,叫李敬忠,是云南省公安局禁毒大队的副队长。
他曾多次参与侦破大宗毒品案件,缴获毒品近3吨,战功无数。毒品、卧底、枪支、抓捕,这是他生活的关键词。
2016年11月4日,禁毒大队准备对一起跟踪多日的跨国特大毒案收网。
32岁的李敬忠像以往一样准备奔赴前线,临走之前,还特意抱了抱3岁的儿子,告诉他:爸爸去去就回。
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一走竟是永别。
抓捕行动开始,李敬忠第一个冲往贩毒车辆,可就在这一瞬间,毒贩从车内开了一枪,正中李敬忠的颈总动脉,击碎了他的颈椎。
中枪后,李敬忠拼尽最后一丝力气用手去抓开枪的毒贩,用身体挡住亡命徒射击战友的角度,用生命的最后时刻,确保了抓捕行动的胜利。
战友们马上把他送往医院急救,可他还是永远闭上了眼睛,只剩下车上堆积的,被他的鲜血染红的30包刚缴获的毒品……
可怜他3岁的儿子还什么都不懂,在爸爸的葬礼上一脸懵懂地呼唤:
“爸爸,你起来嘛!我们一起回家!”
他不知道,他的爸爸再也没法像以前那样一把抱起他说:
“儿子,我们回家……”
他,叫柯占军,是西双版纳禁毒队副队长,湄公河惨案发生后,他曾护送滞留在泰国的船只回国。
2012年2月23日,柯占军刚从境外执行特殊任务40多天后返家,和母亲简单吃过一顿饭后便又出了门。
没想到,那竟是母子俩最后一面。
其实,那天本来该他休息的,但他听说下午有个重要的案子,便主动请求要出任务。
抓捕行动开始,柯占军冲在最前面,在楼道里控制住一名嫌犯,却被另一人开枪击中右下胸部,他仍死抱着那边嫌疑人不撒手,直到被另一嫌疑人连开两枪击中头部倒下。
当晚,柯占军因抢救无效去世,时年30岁。正是旭日东升的年龄,而他却把短短的一生献给了挚爱的禁毒事业,他才新婚5个月,因长期追捕在逃毒贩,和妻子在一起的时间没有超过20天......
直到他牺牲了,老母亲才知道儿子的工作究竟是什么,才知道他生前立功无数...……
可却只能白发人送黑发人,在冰冷石碑前失声痛哭。
他,叫贾巴伍各,是凉山彝族的一名缉毒警察。
2017年6月14日,贾巴伍各在搜捕嫌疑人时遭遇伏击,子弹从锁骨射入,贯穿胸部。
他牺牲前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要管我,快追!
34岁的他就这样走了,留下了一双幼小的儿女和相爱多年的妻子......
他的小儿子才1岁,刚刚学会走路,他却永远没机会看到了......
追悼会上,贾巴伍各的妻子说:
“伍各,我的爱人,作为警察,你用实际行动和生命履行了你的誓言,你是一个好警察。
作为儿子,你却抛下了年迈的父亲;
作为丈夫,你抛下了与你携手走过了14年春秋一直深爱着你的妻子;
作为父亲,你抛下了一双年幼的儿女。”
在场之人无不动容。
这些故事和片段,是不是听起来很像电影中的情节?可这就是缉毒警察真实的人生,绝对比你想象中的还要残酷。
知乎有网友留言:
“曾和内地的禁毒民警聊天,他给我说过一个事:
某地缉毒的兄弟,跟同事化妆侦查,被岳母跟女儿看见,只是叫了一声爸爸,三天后,全家灭口。
煤气熏晕,活活烧死。他说,咱们的面孔,在对方心里是刻骨铭心的仇恨,害不到我们,就对家人动手。”
“我还看到说已退役的女警察被毒贩们报复,将头颅直接割下来摆在她村长桌上。”
很多缉毒警察都有当“卧底”的经验,因为贩毒分子太过于狡猾,不会轻易向他人吐露信息,所以想要抓捕他们,就必须打入内部。
他们要学习毒品的“黑话”,学习毒贩的穿着,缉毒警察晚上不能睡得太沉,卧底时才不会说梦话、泄露身份,精神要时刻保持高度集中,记得毒窝里的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把对方一网打尽。
而一旦卧底失败,面临的就不止是没命这么简单了,缉毒警有多想抓住毒贩,毒贩就有多恨缉毒警,一旦警察落入毒贩手里,那面临的就是难以想象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