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一个视频刷屏了。
视频讲的是硅谷精英们,如比尔·盖茨、乔布斯等都完全不让孩子接触手机。乔布斯为了孩子,家里甚至没有iPad。
硅谷精英们为什么这么做?视频分析:因为他们清楚,手机和手机游戏的设计就是为了让人沉迷的。同时,长期沉迷手机游戏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有极其负面的影响。
好几个家长转发视频给我,问我,真的能让孩子玩手机吗?看完这个视频,我又迷茫了......
这里就不引用视频了,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某音搜索。说说我对这个视频的看法:
1、视频里的说法并不新鲜,游戏成瘾影响孩子大脑发育的研究不少,结果也是被认可的。
但是,使用手机、玩电子游戏等同于沉迷游戏吗?显然,这两者是不同的,而视频的说法混淆了正常使用和沉迷。
手机只是工具,工具本身没有价值,让工具产生价值的是我们使用它的方式。
比如,此刻我正在手机里写下这篇文章。你说,这个时候手机的用处是好还是坏呢?
不仅手机是工具,游戏也是工具。
视频里说,电子游戏是被动互动,这是对游戏了解并不全面。游戏也有好坏之分,游戏同样可以让孩子主动学习,发展大脑。
如果孩子通过玩数字游戏练习计算速度、玩成语游戏积累词汇、玩填空游戏背诵古诗词,那我们还会担心孩子沉迷吗?
2、硅谷精英们不让孩子接触手机,所以我们的孩子也不能接触手机?
这个说法实在不敢认同。
硅谷精英们的家庭教育全貌究竟如何,我们并不知晓,怎能仅凭他们的精英身份就认定这个行为值得学习呢?
这些精英是技术领域和他们所在行业的大咖或专家,但他们不一定是家庭教育的专家。在为人父母这件事情上,他们不一定比我们高明。
我们不能因为他们自己的成功就认定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是值得模仿的。
3、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一个视频就迷茫,听到一个观点就纠结?
我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并不知道如何判断一个育儿的“招”是否适合我们。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说,判断教育孩子的做法好不好,只要看这个方式是否给孩子的“三感”加分。“三感”分别是关爱感、自主感、能力感。
显然,完全不让孩子接触手机的做法并没有给这三感加分,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可能实现。即便是父母管控范围内能够不接触手机,那代价会是什么?在管控范围之外呢?父母能管控孩子的方方面面并且管控一辈子吗?
所以,玩不玩手机不是重点,重点是和孩子一起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手机这个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