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1.
有一次和本科时认识的同学吃饭,席间我问他:工作之后,让你受触动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
他想了想,给我讲了一个不咸不淡的故事:
那是他刚进单位半年多的时候,基本业务操作也都熟了,表现得也不错,被挂了个副组长的衔,权力范围很小,但也能带几个实习生或新人什么的。
那时有一个去他们单位实习的年轻人,跟他算是同龄,普普通通一小伙子。
可能是第一印象没留好,也可能这世上真存在着上辈子冤家这辈子聚头的关系吧,我这个朋友,怎么看那个实习生,怎么觉得不顺眼。
就莫名地感觉他烦人,而且当他先入为主地带上有色眼镜去看这个实习生以后,越看越不顺,也越来越发现,实习生说的好多话,都是那么的不中听,做的好多事,也确确实实不……不漂亮,让人不爽。
有一个星期,他们单位要赶一项急活,时间紧任务重,有一部分任务就单独划分给了他和他带的那个实习生,要求他们通宵达旦地合作完成。
这可苦了我的那位朋友,要是男女搭配,还能干活不累,工作本来就够枯燥的了,摊上的搭档还是个自己掐半个眼珠子的都看不上的主儿。没想到一星期过去后,不仅任务完成,俩人的关系也峰回路转,好的跟一个人似的,活像一对小基友。
原来在这一星期内,庞大的任务量把两个人从时间和空间上牢牢绑在了一块,加班加点的朝夕相处,沟通交流的机会遍地都是。而且俩人生活节奏一致,吃饭也都是同一个时间,就经常忙完了没事出去聚餐,累了再喝点小酒。
这么充分地你来我往熟络起来之后,那个实习生对朋友可真是充分地打开了话匣子,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生活态度价值取向基本上都是和盘托出,朋友突然有一种“啊,原来是这样”的感觉,不仅完全理解了实习生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还觉得他是个可交之人,俩人在以后的前进路上拉起友谊的小手,披荆斩棘,缠缠绵绵到天涯。
朋友最后总结说:这就是对我触动最大的一件事了。
我说:你可能误解了“触动”的含义,我不是要激情四射那种的。
他说:不,我只是从这件事明白了:千万别试图一眼去看透一个人,更不要随便对身边的人下定义。
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了解对方,其实不过是因为沟通不足了解不够,我们能看到的,仅仅是他们有限的表达能力所能勾勒出的冰山一角。人与人之间,充分的交流与真正的理解真的是,太重要了,
2.
我看到过两件发生主体不同,但同样都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一件是在书上,另一件,是在现实生活中。
日本有一位作家,井上靖,他写的《冰壁》作为报纸连载小说曾在国内获得过极高评价,这部小说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很有意思:
美那子是为年轻貌美的少妇,与担任会长的丈夫年龄相差悬殊。俩人没有孩子,生活倒也自由自在。
一次,不知怎么的,美那子与她的朋友小坂发生了一夜情,这次意外,与其说是小坂诱迫,倒不如说是美那子主动挑逗的。
有了这次一夜情后,小坂认真起来,一门心思追求起美那子,可是美那子却觉得自己好像污秽不堪,打那之后便不想与小坂再见面了。
小坂很受伤,觉得美那子欺骗和背叛了他的感情,他找到美那子理论:
“那天晚上,是你亲口对我说你爱我的。”
没想到,美那子却说:“那天晚上,我想,我是对你有爱情的,不过,别的时候……”
“你是想说,没有爱情?”
“是的。”
小坂怎么也想不通,曾经那么炽烈的爱情,怎么可能说消失就消失得干干净净呢。
而美那子也无法辩解,事实就是那样:那天夜里,她的心灵和肉体都对小坂非常渴求,爱他,是真的,后来,这份爱消散了,也是真的。
如果是男性读者,尤其是中国男性读者朋友读到这里,估计早已拍桌子摔手机了,从道德高地上嗖的甩出一句“臭婊子”,然后不了了之。即使是女性读者可能也会觉得不太好:她怎么能这样啊……
我们先不做道德评判和是非评价,那太容易了,不是吗。我们不妨提供另一个看待这件事情的视角,来自于渡边淳一,他说:其实他们双方都没错,只是出发点和对“说谎”这事的看法不同。
在大多数男性看来:男人往往对于话语赋予现实的含义,认为人一旦说出口,即对它有责任。假如不能信守,就是说谎。在男人看来,所谓的说谎就是对说出的话随意变更,而不论这句话是不是忠实于自己,有利于自己,评判是否说谎的标准在对方手中。
与此相反,在女人看来,说谎与否完全依据是否终于自己,评判标准在自己,侧重自己的感受。所以在美那子的立场上,她并没有说谎,因为不论是爱还是不爱,她都是忠于自己的感受,忠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男性读者可能又要怒了:天啊,瞧瞧你们女人,多么的自私和不负责。
等等,先别急着下定论,在这件事上,我们男同胞也未能脱俗。
这个需要我多说吗,且不论婚前的劈腿率,婚前做到洁身自好很自然,也不难;即便单论婚后的发生一夜情的概率,男同胞也占据着60%以上的漂亮数据,这个统计,肯定是不准的,因为实际比它要高很多,哪个出轨的人愿意在调查问卷上大笔一挥“一夜情万岁”呢。
有位中年男性读者给我留言:他的社会角色很多,既是一名丈夫,也是可爱儿女的父亲,也是某公司的中层职员,当然,他发生了一夜情,而且准确来讲,是好多夜情。你能从他的话语中看出来他真的很羞恼和自责,因为她的妻子重病在身,在房事方面也确实无法给予他安慰,但正因如此,他更加觉得自己禽兽不如,与此并行的是,他一边跟外面的女人有染,一边又积极的扮演好他的所有角色:好爸爸,体贴的丈夫,努力的员工,负责的领导,等等。
很多人难以想象我们分门别类创造出的,已经够清楚够分明的善恶道德观念,怎么会如此复杂地交织在同一个灵魂上,但不管原因如何,事实就是事实,这是道德高点上的人怎么也抹杀不了的事。
当我们总是习惯用脑海里积攒的那点既有的概念去限定、去评判周围的事物时,很容易遇到搬石头砸自己脚的尴尬,因为人的行为都是先发生,而道德观念与评判尺度,时间上看是后补的,空间上看,不同环境下,评判尺度也不同。
3.
还记得《小王子》中那朵花的故事吗?
娇艳的花儿爱上了小王子,但她所说的话却让心爱的人如此不舒服,甚至给小王子一种“我并不是很喜欢你”的感觉,直到小王子黯然离去,花儿才道出心声,也直到小王子走过万水千山,收获了更多的人性滋养以后,她才对那朵花的苦衷有了新的理解。
有人说那花不是没事闲出屁来了吗?干嘛不直接给小王子一个大大的拥抱,三百六十度热烈示爱呢,这就是典型的男性视角,你可知道,在爱情中,有多少玫瑰,正是用它那四个微不足道的刺,抵御着整个世界。
你可能由此又做出定论:哦,那她不是真爱我,她更爱的是自己吧?
但你能问出这个问题,不也就证明着:你也是更爱你自己吗,要不你还在乎这个?
小王子走了好远,想了好久才明白:原来爱不是简单地用耳朵听就能听准,用眼睛看就能看清的,而是要用心去感受。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你暂时无法理解的东西,未必就是错的,你暂时看不透的人,也未必就是坏的。
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曾无意间发出过这样的感叹:
那时我尚不明白人性是多么的悖谬,我还不知道真挚诚恳底下也许埋藏着矫揉造作,高风亮节的背后可能隐匿着卑鄙无耻,也不知道无赖恶棍心里或许存留着良善之意。
我们在遇到任何自己看不惯的人事、任何由对方发出,自己却很鄙夷的行为,听到任何你觉得不中听不入耳的话,乃至是任何让你对这世界动辄就感到绝望的状况时,如果,尝试一下,先别急着让三观尽毁,希望尽碎,而是退一步,跳出来看一看,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亦或是,先把这份疑惑保留,再多读读书,再多走走路,再去多沉淀,多遇见,当你回过头来看这些东西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更加冷静和客观的理解。
而在此基础上,你也能感受到与这复杂世界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和谐。当我们知道,多的是,我们不知道的事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总是伸手向外索取真善美,而是平和地向内求,那时你收获了最漂亮的一场胜利——与自己,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