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近百年前(1930年)写下的《幸福之路》,穿越了经济大萧条与两次世界大战的迷雾,在今天现代社会依然深刻适用且富有哲理。
1、“人间清醒”伪陷阱
有些人认为痛苦是宇宙的本质,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在思考宇宙,那是更深刻的智慧。但罗素认为,理性是阻碍不了个人幸福的。【聪明的人会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让自己尽情的快乐】。如果他觉得思考宇宙让自己痛苦,他就会去思考别的问题。将不幸归咎于宇宙,是对生活的一种逃避。真正的问题是,他们没搞清楚:“是什么能让我快乐?”
2有兴致的人更容易幸福
兴致是幸福的催化剂。就拿吃饭来说,有些人认为吃饭是按部就班的事情或者是对身体的责任,吃到好吃的东西也没什么反应。然而热爱美食的人会对每一道菜都会充满期待,大快朵颐。生活的盛宴中,他们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奉上的美好事物。有人喜欢草莓,有人不喜欢草莓,这没什么问题。【但喜欢的人就比别人多了一份快乐】。
3人要有欲望
当一个人可以轻易的满足自己的任何一点小愿望时,如愿以偿不会让自己幸福。所以适度的欲望是可以维系内心的张力和快乐的,更有利于构建幸福。
4无聊是正常的
无聊是人类的一种情绪,它的对立面不是快乐而是兴奋。人类从心底里渴望兴奋,尤其是男性。但我们应当知道。无聊的某些成分是人生的应有之义。自古以来,逃避无聊有很多方式,比如狂饮烂醉、寻欢作乐、战争、屠杀等。但让人兴奋的事情就像麻醉剂,过度会影响健康。罗素认为,【忍受或多或少的单调生活的能力,是幸福生活的一个基础。】
5工作确实会带来幸福感
【不要怀疑,工作确实是大多数人幸福感的来源之一】。我们骨子里是不喜欢不确定性的、凌乱的,工作让生活有秩序、有规律、充实,否则就会很茫然。智慧地利用自己的时间是文明的高级阶段,选择对人类来说本身就是烦心事。除非主动性特别强,否则一般人还是需要被安排做些什么,只要这安排不是太难受,这比终日无所事事好多了。因为有了工作,假期也变得特别美妙。工作还可以让人获得报酬、实现抱负。
但有趣的工作更能提升幸福感,它一般有两个要素:一是需要运用自己的技能,二是工作内容有建设性的创造性工作。它不必光鲜,但能让人感受到“我们在构建某种意义”。
6爱情,很重要
罗素认为,爱情之所以被看重,首先因为他本身是幸福之源,虽然这并非爱情的最大价值。对两性关系来说,最好的情爱是互惠性的。但必须两个人都要真正的关注彼此,不只是追求共同利益,这才是真正幸福感的要素。对爱的戒备,是幸福感的最大敌人。
爱情还可以增加各种美妙的感受,一起去感受世间万物。【它可以戳破自我的坚硬外壳,因为相爱本身就是就是生物合作的一种方式】。“深爱过的人不会认为,自己的至善至美和与所爱的人毫无关系。”爱情区别于个人权利、个人享受的独身主义。罗素认为人类自古就是合作的群体,而爱情是合作的最原始、最普遍的感情形式。
7竞争会改变事物本质
竞争心理很容易被新领域入侵,拿阅读来说,正常的目的就是乐在其中,如果加入了竞争心理,就会变成炫耀,甚至假模假样的读书。【罗素认为现代生活如此重视竞争,和文明的普遍衰退有关。】人们不在对不赚钱的兴趣不感兴趣,就像你在路边遇到各色漂亮的野花,人们很难去说出它的名字。竞争让人牺牲感觉和智识来过度培养个人意志。一味提倡竞争会让人偏执、让人的意志和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的状态,不利于身心健康。
8嫉妒是不幸福最大的阻碍之一
嫉妒是人类情感中最普遍、最根深蒂固的一种。喜欢八卦丑闻其实是嫉妒的恶意体现,对于女性来说任何一个攻击其他女性的故事立刻就被信以为真,哪怕捕风捉影。男性最常见的是对同行的嫉妒。嫉妒让人不因自己的拥有而幸福,却因为他人的拥有而不快。去损别人和利己一样重要。嫉妒的产生一般产生于童年时的缺爱或者不公正对待。要克服嫉妒不能单靠成功、财富,要享受当下的幸福,做你必须做的工作,不与你想象的、更幸运的人攀比,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谦虚、保持自信。
9闲情逸致可以平衡生活
过度关注生活本身,会让人痛苦、抑郁、暴躁、疲劳。这样会让人失去外部兴趣,没了外部兴趣更没法放松了。我们要有一些小情趣用来调整生活的平衡感,但这些情趣不能用来消耗已经被工作占据消耗殆尽的官能,它应该不会是经济负担,不会让自己过度兴奋和疲倦,能让意识和潜意识都放松下来。【摆脱了被环境奴役的恐惧,才能感受到深刻的幸福】。生机勃勃的人会在每一次受打击后产生新的生活兴趣,所以他们能战胜一切不如意。
【罗素对实现幸福的倡议】
️停止自我沉溺才会幸福
罗素认为,只要外部环境不是极端糟糕,【只要一个人的激情和兴趣是向外而不是向内的,它就有可能获得幸福感】。我们应该避免沉湎自我激情(恐惧嫉妒、罪恶、自怜、自恋等),而应该获得那些能使我们免于自我沉溺的热情和兴趣。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外界的事物会不会伤害自己能不能满足自己。获得幸福的人,会有自己的兴趣,进而会成为他人的兴趣和交友目标。
️减少自我和世界的对立
所有的不幸福都是心理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缺乏协调造成了自我的分裂,客观兴趣和感情不能提供结合的力量,自我与社会出现断裂。【幸福的人,不必对抗自己,也不必为对抗世界而斗争】。要融入到生命之流中,自由地享受宇宙创造的景象,以及它提供的快乐。
百年前的智者早已预言:通向幸福的路,从来不在远方,而在我们重新睁开的双眼里。《幸福之路》百年后,我们更需这份幸福处方。初夏至,万物明媚,愿你也能找到自己的“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