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的饮食理念(二)

  猪头肉、猪蹄子卖得比猪里脊都贵,这定价科学么?估计如果有谁懂得猪语,把这问题问一问生猪,恐怕猪都不同意如此定价。

  但是人们却接受了这样的价格。

   都说在市场经济中决定价格的是市场,但是市场又是根据什么来调整价格的?除了物以稀为贵这一法则之外,就是人们的理念。

   只有人们都认为某种东西应该贵,或者说人们都认可某件商品贵重的理由,这东西才贵得起来。否则,你标价一个亿卖一颗白菜,有人买么?

   可是我就奇怪了,猪头肉就该比猪里脊贵么?没办法,我的同胞们居然同意了。

   国人的饮食理念根本没有道理好讲,下面继续举例说明。

   在1980年以前,国人对粮食的态度是追求细粮,厌倦粗粮。谁家要是能吃顿白面馒头、大米干饭,那得把邻居羡慕死,邻居们都啃窝头,吃高粱米饭呢。

   那时候著名影星迟志强因为跟异性跳舞进了监狱,接受劳动改造的时候编写了一首歌,歌词是:“那一天告别了爹娘,走进了漆黑的牢房,吃的是冷冷的窝头,喝的是淡淡的菜汤。”

  由此可见,那时候人们对窝头的评价是何等的卑贱,只有穷得揭不开锅的家庭,才顿顿是窝头,没办法,不吃就得饿死。

   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你买个窝头试试?1个窝头,你得花4个馒头的钱才能买到,人们居然就接受了。窝头怎么可以比馒头贵4倍的?有人想过这是什么道理么?

   前两天有个朋友犯事被刑拘了,出来后给我描述拘留所的生活,我问他拘留所里有没有窝头吃,如果有,我也犯个事进去。在外面生活,实在是吃不起窝头了。

         (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