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难免对屡教不改的孩子大动肝火,大发脾气。但是愈小的孩子愈不会了解达人,越容易将所有的错归咎到自己身上,而且会想:“爸妈不爱我了”。成人的世界有众多不愉快的事情,可你的宝宝是无辜的,他不是你的“出气筒”,不要把你生活的不满发泄在孩子的身上。事实上,很多家长对孩子发完脾气之后,就会十分后悔。那么,当家长发完脾气之后,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第一、要和自己和好。父母一般在意识到自己管教失控后的第一个念头通常是“自责”。看着孩子受惊吓唯唯诺诺的样子,冲动过后的父母又懊悔又心酸,很多家长在“风暴”过后,都忍不住用尽各种方式去弥补、去修复亲子关系。家长往往只知道一心一意去“哄”孩子,却很少反思自己,以至于下次同样被情绪冲昏头脑的时候,又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家长要以“学到经验”的心态原谅自己,跟自己和好,之后才可能用放松的心情去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第二、要认真反思当时的情绪状态。和孩子重修旧好之前,不妨自己先反思当时管教失控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当时因为某件烦心事导致心情很差?还是因为身体不舒服?还是因为一再说教很多次都没用,觉得自己失去耐性了?总之,对当时情绪失控状态原因的分析很有必要,找出问题才会找到适当的解决办法。
第三、要重新整理情绪,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你已经找到自己发脾气的原因,接下来就是要重新思索自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当你发现自己特别在意孩子顶嘴的时候,是因为他讲话的态度令你不舒服?还是自己不容许孩子有个人想法?还是有其它原因呢?等自己安静下来之后,要重新进行情绪的梳理,然后针对具体原因找到解决办法。如果下次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你不妨采用冷处理方式,比如你发现自己将要爆发时,先离开现场冷静一下,或者喝杯水,给自己有一个缓冲的时间。你也可以在心中默念“冷静冷静”整理一下激动的情绪。
这样的错误我经常犯,反思自己当下觉察很重要,孩子令人不满意的表现触动了我哪个情绪按钮,让我情绪失控?从此次事件中总结到什么?事后怎么和孩子沟通?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怎么做?我感觉自己还是应该坚持每天写自我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