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制持心入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入息。於制持心出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出息。】
就在自己的這個入息、出息的時候,而內心裡面有須要「制持」的地方;制止它,要把他保持清淨,須要這樣做的時候你就能做得到。這叫做「我今能學制持心出息、入息」。什麼叫做「制持心」呢? 看這個《披尋記》。
《披尋記》九二三頁:
《制持心入息等者:謂心若為掉舉惡作所覆蓋時,內住寂止不外馳散故。》
「制持心入息等者:謂心若為掉舉惡作所覆蓋時」,前面是「惛沈睡眠」這種蓋,這五蓋裡面的這種蓋,現在這裡面是「掉舉惡作蓋」這種煩惱。你的心為這樣的煩惱所纏擾的時候,「所覆蓋」的時候就是所纏擾的時候,所障礙的時候,你心能夠「內住寂止不外馳散」,那就叫做「制持」。心裡面能把這個「掉舉惡作」地停止下來,那就叫做「制持」,這樣意思;就是「內住寂止」安住在寂靜,不去掉動,不惡作不去後悔這些事情。
【於解脫心入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於解脫心出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出息。】
這是第十二,前面是十一。在入息、出息的時候,有些纏縛煩惱來纏縛纏擾著你,你能夠解脫,你能夠修正念把這些煩惱解脫出去,這叫「我今能學解脫心出息、入息」。
《披尋記》九二四頁:
《解脫心入息等者:心離蓋纏名解脫心,不障修定故。》
前面是個別地一樣一樣說,這是總說。就是你心裡面有五蓋現前;貪欲、瞋恚這些蓋障的時候,你能夠遠離這些蓋障,這叫做「解脫心出息、入息」。入息的時候、出息的時候、有這個蓋障現前的時候,你能夠把它解脫出去,叫「解脫心入息、出息」。
【於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於無常隨觀出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
這是第十三。就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能學習無常觀,能觀無常,那就叫做「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
《披尋記》九二四頁:
《無常隨觀入息等者:為斷隨眠,觀察諸行無常法性故。》
這位修行人「為斷隨眠,觀察諸行」。前面這個能夠令心解脫,只是在現行煩惱活動的時候能令他解脫。現在這裡是說煩惱的種子,滅除煩惱種子那就得要修無常觀。「為斷隨眠」,為斷煩惱的隨眠種子,就須要「觀察諸行無常法性」,這樣觀察,觀察一切法剎那寂滅,剎那寂滅。不管是色法、也不管是心法、內外、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一切法,都能夠剎那剎那滅、剎那剎那生、剎那滅、剎那生,這樣觀察的時候就能滅除煩惱種子,是這樣意思。所以「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
【於斷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入息。於斷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出息。】
這就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能夠這樣「能斷」,能學這個「斷」,這就是更進一步了。
《披尋記》九二四頁:
《斷隨觀入息等者:斷謂斷界,見道所斷諸行永斷得此名故。於此思惟,名斷隨觀。》
「斷隨觀入息等者:斷謂斷界」,這個「斷」是指斷界說的。這裡有三界:這是第一界,就是斷界;第二界是離欲界;第三是滅界。斷界、離欲界、滅界這是三界。現在說這個「斷隨觀」就是「斷界」。什麼叫做「斷界」呢?是「見道所斷諸行永斷,得此名故」,就是你見了第一義諦,見一切法寂滅相的時候叫作「見道」。當然這裡面無我、無我所,也無一切法。這「見道所斷」主要是斷除我見、就是身見,身見就是我見;身見、戒取、疑這三種煩惱。把這三種煩惱的種子也斷了,「得此名故」,就得這個「斷」的名字,「得此名故」。「於此思惟,名斷隨觀」,你在這裡思惟,思惟無我義,就叫做「斷隨觀」。前面是思惟「無常」,這就是思惟「無我」。
【於離欲隨觀入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入息。於離欲隨觀出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出息。】
在入息、出息的時候,能進一步地修這個「離欲的隨觀」,這個「隨」有個不間斷的意思,就隨逐不捨,有隨逐不捨的意思,就是特別地微細了。這時候這個道力,你修觀的這個道力不間斷的向前進,就是「隨觀」的意思。
《披尋記》九二四頁:
《離欲隨觀入息等者:此中離欲,謂離欲界,修道所斷諸行永斷得此名故。於此思惟,名離欲隨觀。》
「離欲隨觀入息等者:此中離欲謂離欲界」,前面是離斷界,現在是離欲界。怎麼叫做「離欲界」呢?「謂離欲界」,就是遠離了欲界,三界這個欲界離開了。前面是初果聖人斷除我見了,他還沒能離開欲界,因為這個人還有欲。現在進一步地修行能遠離欲界。這個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貪、瞋;到初果的時候,這五下分結的前三種,身見、戒取、疑這三種滅了。但是在欲界裡他還有貪、瞋的煩惱,他不能離開欲界,他這煩惱就把他綁在欲界這裡,他不能超越。現在是「離欲界」,就是繼續修這四念處,就是把這貪瞋也斷了,就是叫做「離欲隨觀入息、出息」。說是「修道」的時候「所斷諸行永斷,得此名故」,這時候,得了初果以後就是「修道」,修道把這個貪瞋斷了,就得到這個「離欲隨觀」的名字了、「得此名故」。「於此思惟,名離欲隨觀」,他能在這個境界上思惟四念處。
【於滅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入息。於滅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出息。】
就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能學這個滅觀;這就把五上分結,色界、無色界的煩惱消滅了。色界、無色界的煩惱就是五上分結;五上分結是什麼呢?「色染、無色染、掉舉、慢、無明」這五種。這五種煩惱滅除去了,就叫做「滅界」,這就是有餘涅槃叫做「滅界」,不是無餘涅槃。
《披尋記》九二四頁:
《滅隨觀入息等者:滅謂滅界,有餘依滅,得此名故,於此思惟,名滅隨觀。》
這個「滅」是屬於有餘依的滅,不是無餘依的滅。是得到這「滅」的名字,他這個時候有這樣的聖道的思惟,叫作「滅隨觀」。
這一共是十六勝行。「十六勝行」在別的文上有解釋,智者大師有這樣的解釋;就是分為四段,每一段是四個,四段,四四一十六。這四段是怎麼意思呢?第一段四個是「身念處」;第二段四個是「受念處」;第三段四個是「心念處」;最後的四段就是「法念處」。「身、受、心、法」就是四念處,就是這樣意思。
(2018.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