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我家的牛
很多人对学习的理解,往往是狭隘的。
绝大多数人,认为学习就是看书,学习就是上课。这种想法深受学校教育的影响。
有一个著名学习成长理论,721法则:70%的能力来自于工作实践,20%来自于与人的交流,10%来自于看书培训。
而大家最重视最认为像是“学习”的才起到10%的效果。这从某种意义上,解释了“为什么很多读书人穷困潦倒的原因”,并非读书无用,而是缺少转化。
我们把721法则继续深入,分3个方面,教你如何提高自身能力。也自查你进步的潜力在哪?
【20%人际关系】
1、拓展你的人脉,先找到你本领域的圈子,加入进去,看看大家在探讨什么,了解市场前沿,保持对市场的敏锐度。多参加线下交流,你能看到别人优秀的做法,能看到你将要去的地方。这些比你盲目的努力来的更有效。
2、找到你的超级节点,不妨想想,你现在的朋友有哪些领域的,很多人一数会吓一跳,你平常来往的,基本是同行的,这带给你的视野非常局限。你得结交尽可能多尽可能重要的行业朋友,比如:律师、医生、警察、财务、设计、……平常遇到相关麻烦,一个电话就能帮你理清。而且不同领域的运作模式,可相互迁移,你会提升的更快。
【70%工作实践】
知识分两种:一种是显性知识,即能以书面文字、图表等符号形式加以表述的;另一种是未被表述的隐性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
1、显现知识,直接看公司的文字、案例、资料、课件,去好好吸收,这个好理解。
2、但其实往往有帮助的是,隐性知识。你要具备挖掘隐性知识的能力。你和同事的每一次谈话、交流、任务布置,甚至同事遇到问题时的微妙反应,都是你学习的对象。
具体可以看我前几天的微头条,如何把岗位知识榨干。把隐性知识显性化,可多做笔记,多反思,多揣摩对方未说的。
【10%看书培训】
根据读书的场景,可以分为3种读书方法,刚好符合“点面体”。
1、场景一:1个知识点
1个用途+3个案例
看到一个知识点,首先你要明晰,这个知识点在解决什么基本问题。而这个基本问题,还有哪些地方也会面临,你能否运用,这叫用途。再者,为这个知识点,找到3个案例来验证它。
2、场景二:一本书
1、确定全书核心问题,它在解决哪个场景下的什么问题。
2、寻找相关的关键词,通过哪几个点来阐述,可简化记忆。
3、把关键词和问题的关系理清。
补充一点:了解这本书出版的时间,以及当时的背景,这对你理解它有很大帮助。
3、场景三:一套知识体系
1、找到你想进入领域的 大框架,即知识地图。
2、然后根据知识地图,去补充下面的分支,带来的好处,你能看到学习的进度条。
3、找框架的方法有很多:书本目录、课程大纲、教科书,高人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