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课外兼职,是大学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当你看着周围同学很多都在打工赚钱时,你肯定也在考虑:我到底要不要去?我该打些什么工?
用事实来说话,就我个人来讲,我在大学时,从大二开始,利用周末时间做课外兼职。刚开始是做兼职教师,后来做图书销售,当然偶尔也做个苦力,去给人搬搬东西,商场扮个米老鼠什么的。
前后平均下来,一个月是一千五到两千,因为我在大学时非常节俭,加上济南物价低,食堂饭菜便宜,除生活支出外,隔段时间,我还可以出去穷游一趟。
暑假时间也会用来赚钱,因为时间比较多,所以赚得也比较多。后来我用自己攒的钱买了摩托车,学了摄影,买了单反,经常可以在学校看到骑着摩托车风驰电掣如二百五一样的我。
在我自己的消费观里,物质享受上可以差一点,我可以少买或者不买衣服,可以吃的差点,但精神享受一定不能差。在买书,看电影,旅游等事情上,只要有钱,我从来不会犹豫。
因为我坚信这些都是提高我内在的好东西,我坚信我以后赚钱就靠这些东西了,我坚信对精神追求抠门的人以后也不会有大出息。钱花了,以后可以赚更多,但青春没了就再也回不来了,而思想和眼界,才是决定未来的东西。
讲了这么多,听起来打工确实挺好的,既解决了物质问题,又可以适度满足精神追求,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任何东西,本身并没有好坏,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它。打工本身也是,适度肯定是好的,但往往,度是很难把握的。
生活中,一味的为了打工而打工的例子,很多。
02
首先对于这种思想,我是持反对意见的,因为我们上大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工所赚的那点小钱,钱是让我们幸福的东西,它本身不是目的;而打工本身也只是一种手段,绝对不能成了目的。
我认为打工需要适度,适当的兼职,可以让我们走出去,多和人接触,不至于固步自封。但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的话,大学生最好不要把宝贵的青春时间浪费在打工上,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打工的实际回报,相对于我们把时间放在学习上未来而得的回报来看,很少。
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朋友》一书中说:“人们往往基于事实上少得可怜的经验,以及当前所面临的种种窘境,而过分低估未来回报的价值。”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一个同学在大学时疯狂做兼职,赚了很多零花钱,当时看起来挺风光,每天吃香的喝辣的,但他把几乎所有时间全用在这上面了。课逃了很多,每次我们聊天,他都在憧憬着他的下一个活,盘算着一天是八十还是一百,三句不离打工。
他毕业回老家了,找了个一个月三千的工作,偶尔聊天,全部都是负能量,不是感叹时运不济就是满脑子仇富思想。
而另一个同学是我师姐,她也是文学专业,但特别喜欢英语,除上课之外,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英语。我经常可以看到她读英语的身影,她说她的目标是毕业后在新东方当一名英语教师。
她非常努力,假期也会在辅导机构做英语老师,这和她的目标一致,也锻炼了她的讲课能力。
现在她已经在新东方工作几年了,是一名非常棒的老师,零花钱是很多人一年的工资,隔三差五会去国外旅行,
同一个朋友圈,上一个晒中午吃了一百多块钱,下一个发的是在剑桥旁的留念照片。
同样都是打工,但决定以后际遇的,是人的胸怀和眼界。
03
越来越发现,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而决定选择的,就是我们的胸怀和眼界。
我们都在努力,经常努力证明给别人看,其实这本身就是最浪费生命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们优秀或者平庸,根本不用证明,别人都会看到。
我们想赚钱,想提高社交质量,于是我们在大学里埋头打工,也经常一味讨好别人,但到头来什么也没得到。这么多宝贵的时间,不如用来花在自己身上,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道理我们都懂,但真正实践的人却很少——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
大学的时间是非常珍贵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好。
打工时,我希望你选择可以真正锻炼你能力的工作,现在的你,打工不是目的,是你提高自己的手段。
学习时,我希望你能摆脱功利之心,认真学,凡是有意义的事件,都值得我们花更多时间去慢慢做。
我希望你有耐心,做你认为有价值的事情时,耐得住寂寞,忍受简单和枯燥。因为一个人有多大的耐心,他的成功几率就有多大。
不要只看经济类的书,每天做着发财梦,我希望你可以沉下来,多读一些文学、历史、哲学等有营养的书籍。而正是这些东西,最后会决定你的眼界和气质,成为你的血肉,影响你的未来。
最后,我希望你,可以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有眼界有胸怀不是只能看到眼前利益的人。
这,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