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腾的孩子,在父母的强迫下来到了晚辅教室,虽然肉体是留下了,但是他们心思却不在学习上。我看这些孩子们坐没坐相,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聊天,真不知道他们晚上来到这个教室的意义。次日就是期末考试了,他们父母的本意是让他们临时抱佛脚,希望他们能在最后一刻再学点知识,更是奢望晚上学过的知识点次日正好就考到了。无可奈何花落去,孩子们的心思早就不在学习上了。有道是留得住人却留不住心。在这种情况下,迫使孩子们坐在教室,他们如坐针毡,度日如年,实际上对她们的学习没任何帮助。学习需要自主性,是一个主动吸收的过程。在被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心里带着抵触情绪,往往也是左耳进右耳出。有些学生,看他是拿着笔在认真写作业,实际上他是眼观四方,耳听八方,周围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能立即吸引他的全部注意力。他们的耳朵是竖立着的,所以对边上的事情特别敏感。
一次上课时,我看那女孩心不在焉,于是对她说:“边上的声音,我都是听不见的。”“你是怎么做到的?赶紧教教我!”这个孩子非常惊讶地看着我。当我专注于一件事情的时候,周围的声音对我来说都是汇聚在一起的杂音,我是有听见,但是听不真切,这些声音都没传到大脑里,所以犹如没有听见这些声音。我的心思全部在我做的事情上,这个就是专注力。只有这样全神贯注,做事的效率才会高。而这个女孩她能听到周围传来的任何声音,并进入她的大脑,对她的思维产生影响,所以她的学习效率就很低。有些题目讲解过好几次了,下次做习题她还是错。一个原因她学的过程中不太专注,似懂非懂,没有真正掌握;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她做的过程中没专注,犯了疏忽大意的错。
次日就是期末考试了,晚上晚辅教室的学生寥寥无几。我来回查看一遍,发现几个教室里坐的都是那些喜欢闹腾并且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而真正成绩好的学生都没来。这些学生里找不出几个是在认真学习的,基本上都是在大声喧哗,几个同学聚在一起高谈阔论。或许也有那么几个其实是想认真学习的,但是因为同学找他聊天,而他又不好意思拒绝,于是也就“同流合污”了。有道是近朱则赤,对一个自身自制力比较差的孩子,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影响。特别是中国人都讲究要融入团队,于是很多时候就迷失了良好的本质。孟母三迁,只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好的环境确实是至关重要的。
由此,我在想晚辅这样的环境对一个自制力比较差孩子来说成绩能提升吗?那么多孩子在一个教室,总有几个比较闹腾的,他们喜欢大声喧哗,他们喜欢走来走去,他们喜欢找人聊天,于是很多本来就无心思学习的孩子就更加没心思了。学习需要自主性,而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非常的重要。逼迫着孩子学习,或许还不如放孩子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