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改变和成长契机都不同,你的改变起点,源自哪里?
高中,我在我们那儿最好的国家级重点高中上学,每日重复着三点一线,教室、食堂、宿舍。高二,和伙伴一起,破了4X100接力赛的校记录,体育特别好的我,走路都带风。我很爱笑,记得有个同学在课间特意来跟我说,你很爱笑,说话都在笑。我爱帮助人,这点随我爸,甚至是牺牲自己的时间利益和手头正在做的事情去帮助人,这点给我带来了许多朋友,同时又困扰着我,懊恼自责,我把自己看的不重要,可是,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不记得高几开始,我内心开始有个模糊的空洞,我不知道跟人聊什么?是的,我有很多朋友,可是,我却不知道跟人聊什么。
带着困扰和空洞,期待和憧憬,我进入了大学。我尝试去冲破困扰和空洞。如果说孙悟空画的圆圈是安全和不安全区域的分界,那我是在圈内圈外来回撞,去找寻自己的那个边界,这些冲撞,更多表现在言语行为上的生硬。我看见同宿舍苏州的姑娘,她会说不,她会去拒绝别人。对于长期老好人帮助人的我来说,一开始极其嫌弃不喜欢这样的拒绝,觉得太冷了一点都不好相处。可是,慢慢的,我发现,会说不的她反而赢得了尊重,我自己也会在意到她的需求;同时做老好人的我容易被忽视。
我很羡慕她,我不会拒绝,想学习拒绝,有时表现出就是人家都做一件事,我不去;别人喊我,假装听不见。甚至对对方好奇,我都不知道怎么问,就不了了之不问了。
那会儿大家给我起了一个名字,叫小孩,一是年纪小,二是如孩子般任性、捉摸不定。有许多朋友爱笑的爱帮助人的我变成了小孩。
毕业工作,我满腔热血,一定要找一家小公司,因为干得多学的多,成长的多。骨感的现实是,在复杂的职场,老好人的做事风格、不会聊天给我带来了挫败感。我做的多,但手里没有大客户,采购同事不配合、拖延;看着旁边同时期同年纪进去的同事轻松做单,收入比我多,我非常羡慕,同时对自己的否定和不自信与日俱增。
我在用他人的优秀去加深自己的不自信和不好。那段时间真的很煎熬。
工作了三年,因为一个意外事件,我决定辞职。暗暗下定决心不着急,花半年时间好好找工作,这次我要找一个大企业,有自己的体系的。后来,幸运的遇见了新老板,现在看来,他是我的贵人。交给我事儿,就放权给我做,老好人老黄牛的风格得以充分发挥,慢慢的我收获了成就,开始自信起来。当我能驾驭工作后,我开始学习欣赏的同事如何跟老板沟通,他们总是像朋友一样沟通,甚至互相怼,这让我十分羡慕,在我的概念里,老师长辈都是长辈啊,要尊敬。仔细观察,原来这位同事是个好奇宝宝,她就公司的流程、发展前景的会有自己的疑问,通过问问题引发探讨的方式跟老板沟通;平日里出差路上,好奇宝宝也是通过问问题去了解对方、事情,进而引发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环境下,多少也是学到不少,也可以跟领导像朋友一样沟通聊天了。
这是我人生很大的转变时期,可是,为什么,我依然时常拿别人的优秀去强化自己的不够好呢?为什么依然会间歇性抱怨?虽然大多数职场人都是这么过的,但是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在这家单位工作到第6年,我七个月大的女儿做手术了,早上吐,中午挂水,晚上被告知需转到儿童医院,到了儿童医院,告知要立即手术,一切都来的突然,毫无预兆和心理准备。做手术有风险需签字,住院需准备洗漱用品衣物等,我和先生一起冷静得处理和面对着;七个月大的娃娃需抽血、打针、打麻醉,一系列,我姑娘哇哇哇的哭,珍珠般的眼泪一直掉。我看见婆婆在一边跟着抹眼泪,我在内心想,嗯,弱化这件事,这是我姑娘的人生故事,别人都没有呢,我们可以选择弱化伤痛,笑着面对一切。
我就带着笑,传递安定和妈妈的温暖给我闺女,陪着她;当姑娘被推进直达手术室的直升梯,电梯门关上后,我们俩抱在一起哭了。
而后我就想,人生,到底什么才最重要?我坐在手术室外面,在内心问自己,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答案自己就蹦出来了:我想成为一个爱自己,爱自己工作生活的妈妈。那既然觉得跟人没话聊,觉得自己是个草包,就从看书开始吧。
于是我开始大量看书,散发的积极正能量甚至默默影响了身边的同事们开始看书。
当我内心感到我想陪伴姑娘,我跟老板提出了想法,幸运的是,老板给我停薪留职了,时间随我自己,多长都可以。
安心陪伴姑娘的同时,我跟随内心去做了诸多探索。
有一天,光看书觉得不够,内心缺点什么,想想,原来是社群,于是开始参加趁早、十点读书会、行动派,收获了积极正能量的群体。
有一天,感觉想突破自己,害怕当众演讲,正好有趁早年终分享,我毫不犹豫得接了。以前都是会想等准备充分了有能力了再去如何如何,现在不是了,想,就去做。
而后在某一个深夜,觉得自己育儿少了什么,需要社群,通过微博找到了一个群体,开启了一个新的大门。
有许多许多这样的由有一天,展开的想法,探索和故事。
跟随内心所想,我学会了思维导图,它在我的许多时刻都给到了帮助,接触到了职业生涯规划,PET和萨提亚,身心灵圈子的人,打开了自己的世界和思维视角。我的所有的家庭关系,亲子、夫妻、婆媳关系都螺旋式上升,家人间越来越可以做自己又尊重彼此,温暖萦绕在家人间。
或许正是因为这些探索,积累和沉淀,不知什么时候起,我笃定的对自己和他人说,我很爱30岁后的自己。我发出的光,照亮了我自己,照亮了我们家,照亮了我身边的朋友们。
回首自己的成长改变之路,就是起心动念、行动、拿结果的真实写照。而这一切,始于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一个提问可以产生如此大的蝴蝶效应呢?
先让我们来切换到这样场景和镜头,在办公室,老板在气头上,劈里啪啦一顿抱怨,埋怨和指责,你接话解释招来了更大的暴风雨,更多的指责抱怨;不说话,也是错,持续的指责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而且对方会指责你为什么不回答。。。。。。
同样的,这个场景放在家里,夫妻俩吵架,是不是也非常熟悉呢?你有经历过吗?
为什么费尽口舌讲解产品,却没人愿意听,更别提购买了?
为什么我们可以涛涛不绝的说,一旦需要向别人发问,却不知道该问什么?
如何让对方敞开心扉沟通呢?
其实,有种万能的方式,可以应对所有卡点。我们在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个点,都可以用它去推进和校准,这就是提问。
苏格拉底说过,人类最高级得智慧就是向自己或向别人提问。
提问是高效和有效的方式方法,能够挖掘出人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帮助你建立起稳固的人际关系,获得新的机遇,并能够影响他人。
最好的回答就是问问题。
当我们静下来去看,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上,我们都是在做销售,销售自己的思想,工作内容,时间...... 我们都是在向他人/组织,向自己做销售,获得成就感,价值感和认同感。我想真诚的邀请你,同我一起,来探讨下在销售过程中,都有哪些重要环节,我们可以如何使用提问这个工具助力达成我们的目标呢?
销售分为5大环节
第一步是寒暄。
通过问问题,做初步的了解沟通,目标是找同频点,建立关系和取得信任。
第二步是看见真正需求。
通过提问,了解客户的真正的需求及痛点,持续强化需求,提升消费者的内驱力和购买欲以及提前进行异议处理。第三步是提供和校准方案。
基于第二步给出初步方案,持续问问题,校准和强化需求和痛点,校准方案。第四步是成交。
成交中遇见犹豫不决,有异议的情形,通过提问方式,进一步去找到核心需求,再次进入第二步,走完一个循环。第五步是复盘。
如何通过提问引导复盘,发现优势和需提升点?五个步骤,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第一步,寒暄。选择恰当的时间,舒适的地点,花几分钟时间,对彼此有初步的了解,找共同点,拉近彼此距离,让对方喜欢你。销售公司和人员那么多,为什么要选择你呢?最起码的,喜欢你。如果我都不喜欢你,对你第一印象不好,何来后续的合作/雇佣关系/更好的发展呢?
有位名人说过:“比起满足他的要求,大多数人更愿意你去聆听他的故事”
让对方喜欢你,要做自己,也要投其所好的呈现自己。对方的“好和故事”在哪呢?提问就知道了。
下面是一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参考。
您平日里喜欢做什么?有哪些兴趣?
您每年会有几次出游?去了哪些地方? 您对哪一个旅程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可以给我说说吗?
您和爱人是怎么认识并终成眷属的?
我很好奇您的工作内容,您能跟我说说吗?可以再多说一些吗?
向您已经身居高位,有无数的阅历和经历了,我很好奇您的人生中有想做还未实现的事吗?
在你的人生中,什么事最让人满意
你一生中什么样的经历对你影响最大
你最满意的一次体验/工作/关系是什么?
你的梦想是什么?
第二步,看见真实需求。
在这一步,特别容易陷入自嗨中。每一位消费者都是希望被看见被关注被理解的,销售准备一份几十页精美的PPT,去找顾客上课,顾客或许会觉得你很专业,但是,你并不了解他,这是推销;他更愿意去找一位了解他需求的销售去购买产品,这是适合,量身定制。
不管是销售,还是遇见问题寻求朋友帮助,你是希望对方先倾听,还是上来就告诉你123应该怎么做呢?
下面列出了一些提问问题:
我很好奇,您来了解这个产品,是为什么?是什么事情触发你来做了解?
您最想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如果不购买这个产品,对你会有什么影响?
X,X,X,如果让您按照重要紧急程度去排序,您会如何排序?
您希望购买什么样的产品?
您能告诉我你的计划吗?
您目前有在了解其他的公司/机会吗?都有哪些? 吸引你的是哪些点? 您不太满意的是哪些方面?
您对公司怎么看?希望找一个怎么样的公司?
您打算投入多说资金在这个项目呢?
您是准备近期就购买,还是先看看了解下?
这个事情,是您和爱人一起做决定吗?
第三步,提供和校准方案。
在提供讲解方案前,可以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同客户一起,重新回顾和梳理核心重点。
讲解产品和方案是枯燥的,想一想,上数学课,听不懂的时候,你是不是在开小差神游,打哈欠犯困?如果此时被老师点名,哈哈,是不是一个激灵,瞬间回过神来,清醒了。
讲解方案/产品的每一个部分时,用问题同客户去确认,给客户机会思考校准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听多了走神打哈欠。
一些问题参考如下:
我刚才解释的清楚吗?
这是你想要的利益/功能吗?
这一点能解决你的这个担忧吗?
关于这一点,你有什么感觉,可以跟我说说吗?
那我们进入下一部分了,可以吗?
第四步,成交。在最终做决策/掏钱的那一刻,容易退缩。想一想,遇见换工作,大额支出比如装修,是不是会想想,货比三家? 所以在成交这一步,容易会有异议问题,想等一等,再看看,这说明时机还未到,真正的需求和痛点还未被看见。 通过提问,回到第二步挖掘需求,去提升内在做决策/购买的驱动力。在解决了异议后,在成交这一刻,一霎那,大都是由感性主导做的决定。
比如可以问以下问题:
让您现在无法做决定的原因是什么?
是哪一点让您有顾虑呢?您可以跟我说说吗?
很多客户也是您这样想的,它们也有这样的顾虑,后来。。。。
我可以了解,您为什么选择我吗?我的哪些点打动你?
第五步,复盘。
无论是销售,个人品牌,个人提升等等,机会都是有限的,大家都知道,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每一次有效的复盘,都是为机会做的准备。我们可以通过提问,去助力复盘更高效。
目标是什么?
完成度是多少?我的感觉是怎样的?
有哪些具体的优点?客户的反馈如何?
有哪些可以提升的点?其他人会如何应对? 有哪些应对方式?
哪些是我下一次可以使用的应对方式?
以上,就是提问在一个销售流程五个环节中的使用。其实这也能迁移到各个领域,工作领域,人际关系,人生规划等等,本质都是通过提问,去寒暄/挖掘需求(起心动念),提交校准方案(行动),成交/复盘(拿结果)。
一个高水平的问题往往能迅速化解人们之间的隔阂,拉近彼此的距离,甚至可以扭转颓败的局势,提问者也往往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而那些充满智慧的问题总能让人回味无穷,让人深受启发并有所顿悟。
在这里透漏一个你已然知道的小秘密: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高水平的提问是由拙劣提问、非常普通看似没啥亮点的提问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在生活的每一个当下,都有机会提问。
今日,就从问自己,中午我想吃什么?今日,我要过怎样的一天,去开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