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红豆范
这个故事你看过。
有个富翁到海边渡假,看到一个渔夫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就问渔夫,天气这么好,为什么不去打鱼。
渔夫说:“今天的鱼已经打够,现在休息了。”
富翁不解道:“天气这么好,你应该去打更多的鱼,以便可以买更好的船,赚更多的钱啊!”
渔夫问:“那又怎么样呢?”
富翁说:“那你就可以请人出海,不用自已出去,只用舒服的躺着晒太阳就好啦!”
渔夫说:“可是,我现在不正是躺着舒舒服服的晒着太阳吗?”
这就是那个《富翁和渔夫的故事》。
故事里,这个渔夫说的还无法反驳。
既然目标同样是舒舒服服晒太阳,我们又何必去绕那么大的一个弯子?
站在结果的角度,这样看完全没问题。
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我的想法和渔夫一样,觉得渔夫说得对极了,让富翁哑口无言。
而且,我还把这个故事讲给朋友听,嘲笑富翁还没这个渔夫豁达,钻进钱眼里,怪不得注定一生起伏,为钱操劳不停。
钻石就在后院,而他却要毕尽一生去寻找。
何苦。
但是,现在我却感觉这样理解好像不对。
贫富之间,虽然他们都获得享受沙滩阳光这个结果,但是他们获得的过程和方式不同啊!
渔夫是能享受阳光,但是他享受的是短暂的,待鱼吃完、钱用光,他将不得不再次出海。
而富人呢,可以完全边享受沙滩阳光边做处理自己的事务,想怎么享受就怎么享受。
前年春天,我被派到村上扶贫。村里生活的多数是老人,年轻人都出去挣钱了。
老人们在家养牛喂鸡、弄田种菜,每天晚上几个人凑在一块,喝几杯水酒,看上去日子过得还悠闲轻松。
到了年关,年轻人拖家带口、大包小包,有的还开着小车回来了,一家人其乐融融。春节热闹过后,年轻人又出去了。
我曾问那些年轻人,如果找到钱了,你最想做什么?
他们说,回家修栋好点的房子,到家里种两丘田,喝杯小酒就行了呗!
我说,你现在不一样能喝小酒吗?
他们摇摇头说,还不行,没钱用。
是啊,他们都算得清楚,年轻不出去打拼,哪会有年老悠哉悠哉的日子?
他们说,趁年轻,多找点钱,不能动的时候回来这里,就能自由自在了呗!想吃自己种,想喝自己煮。
再读这则渔夫的故事,我才发现,渔夫错了。
老年人在家其乐融融,是因为有子女在外打拼补贴家用支撑!没有子女支撑,老人们又怎能过得舒适?
他们的轻松快乐,得有人辛苦支撑着。
看到这里,你就会明白农村“养儿防老”观念为什么这么强烈了。
说这么多,我就是想说,要过上「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同样是要付出的,不管是谁付出。
回到富翁和渔夫的故事,渔夫过上每天晒太阳的好日子,也是建立在他“昨天”打够鱼的基础上的,要不然“今天”就不能休息。
如果没吃饱,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狂风暴雨,他都不得不出海打鱼。
而富翁呢,因为他通过努力,前期已经积累了生活和休闲所需,他要想晒太阳就可以晒,随时随地,自由自在。
我们不能拿某一天的结果比,而是要拿一段时间的结果去比,那就能看到区别了。
再则,人生享受的不仅仅是结果!
这是红豆范在简书的第154篇文章
红豆的情怀
文字的世界
202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