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干货分享,今天开聊“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你喜欢写作”

何谓阻碍,定是咱们在写作中遭遇了这样或那样的困境,困到自己时常质疑自己能力,质疑自己选择,质疑自己的坚持,质疑的同时,自我否定的懊丧随之也不请自到。其实,阻碍的本质是写作者对写作能力的力不从心,我想说,不要着急,学习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一个这样的必经过程,当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能力捶打的游刃有余之时,所见即所得,所得即所想,所想即所写,届时,写作便自然而然得成为你生命里的一部分,与衣食住行一样如影随形,不可或缺。届时,就会十分享受写作所带来的从内而外的情感得以宣泄的畅快淋漓感。

1.写作兴趣培养

为什么要将兴趣排为写作障碍首位呢,因为兴趣是做成任何一件事的前提条件,有趣才有乐,无趣就是一种负担,假定将学习写作视为一种累赘的话,建议就此放手!内心不爱,势必要爱的艰难,爱的痛苦,与其自我折磨,不如趁早放手,选你所爱。

反之亦然,因为爱,所以快乐,因为快乐,所以深爱着。与其将写作定位成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媒介,不如将之定位成是一种不断自我发现,不断自我灵魂对话的旅程,写作是一份孤寂地自我探索与自我挖掘、自我救赎的过程,通过寻找更加真实的自己,将自己分析得淋漓尽致,写起文章来,才能让读者从你的字里行间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引起共鸣,从而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

写作,说服自己是前提,只有骗过了自己,才能骗得过他人。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来打磨自己的观察力,不断丰富不同情况下问题研判的资料库,进而用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用独一无二的精准文字来传递出你的所思所想。

假定将学习写作比喻成做一碗八宝粥的话,单从时间维度来讲,就是需要小火慢功夫。写作没有捷径,没有速成,只有爱,爱得深,才能有足够的定力忍受得住寂寞,才能够在万籁俱寂的时空里发现自己,与自我畅谈各种话题,才能学会承受,学会放下浮躁,才能在潺潺溪流中的水镜里看清自己。

前提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大胆去做,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2.写作自信

写作的本质是不断丰富作者自己的内心,只有让自己的思想不断地饱满和强大,才会有能力将思想的内秀以文字的华美外衣呈现给读者,进而影响别人。但很多人都犯了一个通病,只想不写,思想再好,人再内秀,不表达出来如何才能影响到他人呢?简言之,大胆的走出第一步,大胆的去写,大胆的去不断尝试,才是学习写作正确的打开方式。

或许有人以为,写作能力是天生的,是天赋,然而事实上,写作与其他技能一样,有章法可依,有路可循,天赋一说是在达到一定努力程度之后才会起作用的,换言之,即便张三再有写作天赋,不动手实操,天赋注定要被浪费。

或许有人迷信权威,迷信的另一层意思其实是迷恋,臣服于某位大家文字里的磅礴意境、张弛有度的故事节奏、活灵活现的人物刻画等等。如果这样,建议好好读下名作家传记,试问有谁生而知之,又有谁生而成功。

任何一个写作大家都是从零做起的,甚至在开始的时候不如你。写作新手最怕犯“田忌赛马”的常识性错误,常常拿自己的初级阶段与成功者的高级阶段比,虽属于同一个时空维度,然而却不属于一个成长逻辑系列。这样比下去,只能让自己更受伤。可以有所比较,但要理智一些,切莫轻易地将自己否定掉,在自我否定中消沉,而应在喜欢中奋起。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过分在意别人的眼光。小庄认为大可不必,我们总一厢情愿的以为自己是全宇宙的焦点,自己的所作所为,别人总会评头论足,我能将之归结为自恋范畴吗?大家都这么忙,别人是不会在乎你怎样如何怎样的,换言之,即便有这种情况,又何妨?你是你,你是一个有生命的独立个体,为何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为何用别人的喜恶要求自己。过分在意别人眼光就是一种变相自虐,只有做自己才能彻底人格独立,进而获得思想独立。

大胆做自己,爱了就深爱,爱就马上行动,迈出第一步你就有了成为人生赢家的可能性。


3.写作自由

人作为自带社会属性的高级动物,自幼被戴上“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干”的思维枷锁,在求学这段美好的青葱岁月里,又被老师传授了“对与错”的所谓标准答案,以至于思想被标准化,思想的禁锢对于写作而言是致命伤,思想一旦被标准化,文风势必将遭受重挫。好文章,80%源自特立独行的思辨,20%是包裹思辨的文字外衣。

学习写作,要相信生而自由的真理性,在大是大非面前,合乎社会共性认知即可。人可以被限制人身自由,但思想的自由无人能够束缚,无人可干涉你的所思所想。

写作是一个先放后收的过程,如果在前期,自己为自我思想的疆土圈定了边界,一旦后期收起来,可怜巴巴的疆土将所剩无几,久而久之,脑袋里的创意干货随着作品的不断输出而日趋干涸,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写作之源是一个比五维空间更广阔更耐人琢磨的不明物质,需要时时刻刻地从现实生活这本免费教科书里汲取营养,通过能量转化,为未来的气势磅礴的场景构建添加加瓦。

写作之源无定数,生活与书本是有限的客观源头,个人的主观意识才是浩瀚无际的素材之源,因为人的主观意识可以将生活、书本中既定的知识不断组合排列出一个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无限可能。而这个命题的成立,有一个首要前提,即自由,心自由,方才天地宽。


4.写作意识的建立

何为写作意识,简言之,就是我有倾诉欲望,我要写的冲动。

步入写作之门,暂且不说要怎么写的问题,一定要先是,先写出来,至于写些什么还不太重要。

人是高级的感情动物,嬉笑怒骂皆文章,写作的前提是内心涌动起来的一股不吐不快的冲动,有了这种冲动,就要紧紧抓住,开始尝试享受,随着思绪的飞扬笔飞字走的过程,管他文章格律之类的见鬼要求,先把内心所思所想写出来,写个痛快再说,管他文思是否得当,管他立意是否深刻,我要写,并且写了出来,这本身已然是一种成功。

写作意识的建立,是通往之路的必经之地,是完全必要的过程之一,因为想说,想写,写作的感觉才会慢慢的被培养,写作之路将越走越宽。


5.投入产出比


在写作这个领域,知识储备与产出比的相对形象论证是:笔下一管墨,胸中墨一桶。

这个比例亘古不变,假定你内心墨汁的储量仅仅是一管的时候,可拿来书写的部分定然少之又少,行文的干瘪将也在所难免,行文风格如同嚼蜡也在情理之中,为什么,典型的内功浅薄支撑不起你眼中的大命题,通俗点说,你库存的水泥量根本不够盖楼的。

那么,投入产出比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置身玫瑰花海,要挑选一支你认为最漂亮的送给你喜欢的人,你一旦有选择就意味着会有所舍弃,而被舍弃的这一部分同样作为具体意象存在于你的脑海里,是你知识储备的一部分。

或许这点有点扎心,一切的一切似乎道路曲折并漫长,同时也能够解释为什么有些桥段能想到却写不出来,这取决于文思与文字驾驭的双重能力问题,同时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在创作时,语感偏于稚嫩的原因。

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强化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搜集能力与将客观事物主观消化的能力,将知识的填充慢慢地由主观意识上的自我强迫转为习惯使然,进而转为不自觉的自动汲取。简单的说,就是写作者无论走到哪里,都在不自觉的提升从所见中汲取可写作素材的能力。

当然,当你明白了投入产出比之后,就会欣然理解,为什么我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依然没有见到成效。事实上,并非你的努力化为了泡影,而是它成为了你前进路上的一块百折不挠的基石,或许你看不到,但他一直都在。只是量的积累还没有触达到质的杠杆线上。而这份量的积累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知识储备库中可拿来写的素材总量之和是否充盈到可支撑起你拟定的文章命题,一个是文笔的洗练能力是否达到了一针见血的精准性。前者的素材补给源来自书本与社会化的生活现实,后者的提升源于无时无刻都在线的思考以及对文笔的持续性打磨。


6.写作能力


在此之前,我把写作能力,从广义上分为了看待世界的能力与文字驾驭能力,有所想即有所产出。如果咱们站在写作阻碍的角度来细化这两种能力的话,可以分为以下四点:不知道写什么、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知道怎么写却写不出来、写得出来却读来无感。

可以说,没有人生而知之,成长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发现和认知中不断自我塑造的过程。

第一个层面,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写什么,归根结底是敏感度不够,敏感度可归结为身体所有感知体系的灵敏度,生活的林林总总是活生生的灵感之源,当自己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不要质疑生活本身戏剧性事件的匮乏,要自我思考如何抓住一件小事,慢慢分析。生活中从不缺少素材,如何抓住并感知素材呢?需要写作者把个人感知到的身边存在的所有细枝末节勾画出一幅气势恢宏的生活原生图来,并去粗存精,从中提炼出生活本质的精要之处,这个精要是属于你个人的对于生活的高度认知的浓缩。在某种意义上讲,感知生活不是统一将生活的事实整理打包统统带走,而是从既得的生活总和中提炼出你认为有价值的讯息,并为己所用,这才是感知生活这个素材之源最正确的打开方式。具体内容咱们后续会有专章讲解,这里就不再赘述。

第二个层面,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与知道怎么写却写不出来。从广义上可归结为同一个通病,该难题的原因大概有三个,其一,从庞杂的生活中提取出真理的能力不够,导致提取出来的真谛还包裹着俗世表象的外壳,内核部分尚未真正裸露出来;其二,粗糙的真谛因为看不到内核,导致无法按照其真实的属性分门别类,当真正落笔写字时,调动出来的文字兵一个个的都是假面,文字外壳的虚情假意自然带不出高水准的文字流量;其三,读书少,语感弱,弱到写不出臆想中的行文效果。真正的行文只要有一点束缚,提前设定的文思便会统统的堵在你笔下的出口内。内心想的和落笔写出来的有很大出入,其实表面上看是语感问题,更深层次的是还是没太想好究竟要怎样写以及文笔跟不上具象思维的步伐。假定您遇到这样的问题,大可不必纠结,其实写作就和小孩学说话一样,听得多了自然会说了,说的好与坏取决于个人对每一段说话内容的悟性。

第三个层面,写出来无感。这个问题的原因大概有三种情况,看不透现实,生硬的框架逻辑、有待提高的文字绘制能力。

一针见血是好文章的自带属性,看透世事是好文章起码的要求,不然浮于表面,很难引起共鸣,看透非一日之功,非朝夕发力所能成。

框架逻辑是写作任何主题是一个大致文思,如何开始、行文中有哪几大类需要谈、如何收尾,文思既定,如同骨骼敲定,剩下的便是填补血肉了,是肥是瘦取决于内心中对他的一个灵魂画像。在某种意义上讲,框架逻辑是通过对生活的精准提炼后的精准获得衍生出的是非曲直的价值观的整体体现,简单说,是对一个事物的几点看法,或者说框架逻辑不全是一成不变的,同一个文章题材延伸出两个迥异的行文逻辑,分有轨迹可寻和无轨迹可寻,即常规意识形态下的有形思维与无形思维。有形思维是框架是具象的,理智的按照文章的逻辑顺序写下去,无形思维就是随性而写,跟着感觉走。

而文字绘制能力的获得,在于练笔,日记是一个很棒的方式,内容不限,只管写下去就好,看似徒劳无功,实际你付出的每一步都算数,不要犹豫和迟疑,当下能力的不足仅仅是因为量的积累还没达到质的飞越分界线上,当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放上去时,骆驼就难堪重负,同理,当你量的积累达到一定高度时,你便可以打开质的闸门,迎接你的将是一位相见恨晚的梦中人。成功没有捷径,看似是笨方法,实则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没有之一。

7.无路可走

什么叫做无路可走,简单的说,就是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不知道写什么,或者知道写什么,就不知道怎么写下去了,或者说摆在面前的岔路太多,不知道要怎么选了,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成为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我们通常会将这种情况划分到灵感缺失的范畴,同时,写不下去导致的全身的不痛快,不舒服,也成为了很多写作者沉溺烟酒的理由,这种感觉真心让人上火,折磨的不仅仅是身心,内心世界里感性与理性二者之间的贴身肉搏更是从未停歇,鹿死谁手暂不说,身心俱疲是肯定的了。那么,如何求解呢?

其实,这种情况细说下来,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黑夜之下,灯光太昏暗,找不到出口;其二,青天白日,一个不留意走进了死胡同。

第一种情况,夜色太浓,就找不到出口,为什么找不到出口呢?归根结底还是源自思维层面的懒惰,即便夜色太浓,灯又不给力,为何不自己再努力一下呢?再努力下便可找到出口,至于要如何努力呢,要看对情节的入戏程度,有一句话我很赞同,不疯魔不成活,我建议搞写作的人好好的揣摩下这句话,在此不赘述。可以说,写作者对输出情节周边的事物信息量掌握的多与少,是决定是否找到出路的关键症结所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刻画出了一座咖啡馆的全部,势必要对咖啡馆周边的林林总总有一个脉络清晰的画像,绝非文章中只需体现的是1,作为作者仅仅知道2-10的数字一样,一定要搞明白11到无穷尽的客观存在,只有写作者入了戏,钻入到情景中去,与文字中的人物共呼吸同命运,那么,出路绝对能找到。

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讲,青天白日,一个不留意走进了死胡同的原理与上述大致相同,唯一不同就是思维的局限性。小庄始终认为,在文字这个一切皆有可能的虚拟的真实世界里,无答案的问题是不存在的,答案远比问题多,只不过在很多时候,答案的唯一性恰恰说明了作者思维是线或者是面,未能放在3D世界里去审视,去重新定义逐个答案的可行性,或许各个答案都不是你想要的,但答案之间孰优孰劣都会有一个客观中肯的研判。

对于死胡同一说,是伪命题,要么后退是为了获得更大步的前进,要么想方设法跳过这个人为设定的胡同,要么摧毁这个人设的胡同,开拓出一条带有个人鲜明属性的康庄大道出来。针对这部分,后续小庄将会结合案例有详细的一个阐述。

8.作家成名后难续佳作

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解释,同时也很难解释。说很容易解释,是因为小庄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对与错暂不论,自圆其说还是没问题的;说很难解释,是因为小庄还不是写作大家,压根没有这样的经历,仅仅是个人推测。然而写作不同于缜密的科学逻辑,或对或错不重要,你认为对,他就是正确的,你认为错,他就是荒谬的。写作的很重要的一点是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辨。

回过头来,再说作家成名后难续佳作的原因。先来一个概述,写作素材的源源不断源自生活这个活水的持续输入,有入才有出,反之,无入便无出。这是最朴实的道理。

对于作家成名后难续佳作的原因,小庄将他大致分为了三点:惜名、与生活本源的自我脱离、心不静字难从命。

惜名,顾名思义,太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名作家称号了。事实上,靠一书成名的作家不再少数,可连续高产甚至多产的作家大概能数得过来,为什么,太惜名了,好不容易靠一书成名,下一部书必要要写的很棒很棒才行,不然就贻笑大方了,然而想超越上一本书何止是难,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一个作家的成名作是他之前所有生活阅历精华的一个聚集体,是所有生活精粹的总和,一部成名作等同于掏空了自己所有,一个人的内力有限,当为一部书倾尽了所有之后,再续佳作不单单是文笔之精妙所能成事,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挖掘,要通过汲取生活中隐藏的养分,不断大量补给处于亏空状态的能量池。咱们可以举个例子,假定说文笔是车,精髓般的养分便是汽油,车再好,没油注定是一个精致的精美空壳。人一旦成名,便不自觉的惜名,不断自我突破是每一个作家的固有认知,然而突破何其难,当突破成为奢望,自我渴望再次被证明与养分的后继无力便会形成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文思也随之就此搁浅。

第二点,与生活本源的自我脱离。可以说,名与利是相辅相成的,相互抱团取暖,各取所得。毋庸置疑的是,当一个作家成名了,随之而来的是鲜花和掌声,是数不清的采访或演讲。退一万步讲,当一个作家沉溺于名利之下带来的快感,沉溺于灯红酒绿,势必会脱离了生活的本源,脱离人民大众这些老街坊,再写文字也只不过在吃老本,写的都是之前的所知所得,在自以为是的世界里游荡着矫情的灵魂。

第三点,心不静字难从命,不难解释,写作是一个慢工细活,来不得半点浮夸。当一个人经历过名和利后,自我为是的看破只是个人的一厢情愿而已。因为社会的发展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优秀的写作者需要从不断变化发展的生活中汲取应有的养分,任何的故步自封都是坐井观天。

写作是一件需要坦诚相见的事,任何的虚情假意在火眼金睛的读者里都是沙子一般的存在,伤眼的同时也读不下去。写作是一件需要真感情的劳动,同是也是一个拼命劳动,短期内还收不到果子的营生。

最后,小庄想说一句,不要只走近写作,做一个旁观者,要走进写作,把坚持写作当成一种幸福的事来做,当写字被认定是一种快乐,你的写作之旅将慢慢开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2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5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2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8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9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8评论 3 40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73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2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5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60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02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1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33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7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