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闺蜜闲聊。身为小学老师,闺蜜总能聊到小孩有关的话题。
闺蜜说她老公某个亲戚的孩子,中考成绩连专科都上不了。
我疑惑的问闺蜜,是不是她不认真学习?
闺蜜说不是,就是学得慢,脑子不灵活。
联想到我之前两次家教的经历,就感慨道基因真的挺重要的。有的孩子能很快吸收知识,你只需要指点他一下。有的孩子只会让你干着急,不知道怎么教TA。甚至悲观的认为TA不是学习的料 。
聊着聊着,我突然担心,要是我以后的孩子也不聪明怎么办?
我不够耐心的性格一定会给孩子造成很多压力。
我明白鼓励式的教育。但如果我没有发自内心的真的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好,那我虚假的鼓励对孩子有用吗?
我想应该没多大用。孩子虽小,也应该也
能感受到大人的真实情绪和想法。
为什么不会发自内心的相信鼓励能够让孩子变优秀呢?
或许是因为中国的许多父母都不会鼓励式教育。很多父母都以打压和逼迫的方式催着孩子进步,所以在这种环境长大的我们也很难乐观的相信孩子被鼓励后就能进步。
或者是我们根本不懂如何去鼓励孩子。
我现在才22岁,研究生还没毕业,就开始对未来有些悲观。
或许是因为学校专业不强、研究生期间没有值得骄傲的成就,加上互联网许多真人秀节目放大了同龄人的优秀,这都导致我越来越不自信。一直在努力,却也在一直担心,自己会不会永远在量变的阶段?
固有的认知告诉我,如果孩子早期不够聪明,鼓励肯定比逼迫更好。但是想要发自内心的鼓励孩子、相信孩子会更好,首先要相信自己。
如果对自己都不够自信,不能自我鼓励,那肯定会把自己的焦虑传给孩子。我想,作为父母,都不愿意孩子从小就有着成人的负面情绪。
所以,教育的本质是不断完善自身,从而言传身教的过程。出于对孩子的爱,我们也有必要在年轻时就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当被负面情绪侵扰时,不要觉得只是小事,自己消化一下就好。最好尽快找到治本的办法,避免下次再出现类似的情绪。
当一些负面情绪积累多了,我们就会习得性无助般,失去战胜负面情绪的信心。因此越来越难调节好心态。
如果未来你想做一个好爸爸或好妈妈,那就及时找方法调整好自己吧。
未来,孩子一定会感受到你的爱的。
至少我是这样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