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收到邮件。新财年的指标出来了。
下班回来,呆在电脑前不停盘算,无论是增长还是环比,新的财年刚开始,就有种被吊打的感觉,心累,被掏空。
所以我昨晚失眠了。粗略一算,真的完不成。这应该是我每次接到指标分配时的心情,焦躁和失眠。
而这样的失眠会持续一段时间。每一个早晨,无论是开车还是在吃早饭,都在想怎么办?增长点在哪里,哪个客户可以短期内帮我解决,我应该提出什么样的合作方案,我又会花掉多少的市场费用,我要请哪几个人吃饭~总总假设性问题。
1.为什么选择销售?
2016.1很多人都在找工作,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一本学历并未给那时的我们带来任何特别之处。
在此之前,学校分配大概10人左右(包括我),在北京一家国企做质检实习(这是很专业对口的)。宿舍是工人混住的,在不知道北京几环之外,除了一家超市就是工地还有一些工厂,一个花不掉钱的地方,三餐只能吃食堂的地方。
枯燥的工作环境让人很难受,我们按点去食堂领饭。这时,我觉的自己特别像一台机器,以后几年的时光都看得到。
我记得只要愿意,一毕业就可以对接到这家公司上班。这最起码保障了毕业有个去处。
那时一个月4000(税前),我想够节约的话一年应该能够攒到3万。
潜意识里非常排斥这份工作,我想,不管多安稳我也不去。
如果不去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剩下只能选销售了。
而且校招的时候,销售招聘都特别火,学长学姐回来都给人一种光鲜亮丽的感觉。散发着金钱的光芒。
选择销售:在没有其他可选又没有家庭背景的情况下,我奔着对金钱的幻想,开始了人生中第一份实习。
毕业的目标很清晰,我想拿到一份外企的销售工作。
实习付出了很多,经常会晚上9点坐着沈阳的117路公交颠上一个小时回到学校。那是沈阳的冬天,我经常会围着围巾默默委屈的哭一会。没有任何一份工作是容易的。
我是幸运的,我在毕业的时候拿到了这家公司的offer。
到今天,已经工作两年多了。
2.我因为销售所获得的
我在毕业后的第四个月,拿到了第一笔奖金,5k。
再往后光奖金都是10k的起步。我被金钱砸的很甜蜜。
那段时间我经常口腔溃疡,每天陪伴我的除了上火和压力就是孤独。(因为销售经常是脱离组织之外,独立行动)
毫无疑问,金钱带给我经济上的满足。
在我毕业之前,看到亲戚中有个人买个coach或者LV之类的,我都觉得很牛,因为这些奢侈品都是电视上才有的东西。
但这一刻,这些是我够得着的东西。
除此之外,我觉得特别空洞。
两年,我长了15斤肉,这个城市很多好吃的地方我都去吃过。两年,我存了一笔仅仅能看到数字的金钱。
除此以外,什么都没了。
销售的第二年,我很不开心,甚至抑郁。
压力是一方面,更多的是空洞。不停巴结讨好客户,不停的吃饭谈合作。没有灵魂的游走。
金钱会有一时的快感,尤其对于像我这种穷了二十几年的人,最起码,我真的迷失了。
当我看到那些干了七八年还在跑一线销售的时候,我开始害怕了。
在人生的分水岭,七八年销售的背后其实是苍白的。一:年龄大了,竞争力下降。二:除了会说几句,实质性的技能并不会。
所以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纠结思考。
我去尝试了一些改变。
投了几份简历,可发现除了销售相挂钩的,其他好像与我无关。对我关上了大门。
没了应届生的头衔,社会对你并不宽容。
而可以找到的工作中,薪水基本在4k左右。
这是很现实的东西,标示着我们这样年龄段,拿着一本学历,没有特长之下所相应的价值。
而猛然的醒悟,让我真的清醒了很多。
销售带给我很多浮躁的东西,渐渐的,成为金钱的奴隶。
这个年龄段最该有的心态:沉淀。我好像都丢了。
3.如果可以,从沉淀做起
我忽然发现,20-30岁,这本该是经历沉淀的一段岁月。可有时候很多诱惑的因素,我们渴望青春飞扬,我们希望经济独立,我们兜兜转转。
以至于快到30岁职业生涯的分水岭,竟然没有最核心的技能和竞争力。
20岁之前大家都有目标-高考。而那几年会有很多监督我们的力量,每当我们开小差的时候,会有很多人来鞭策和提醒。25-30岁,这样的年龄段,没人管我们。发散性生长。往往能够做到自律的人都会变的很优秀。
而如果可以踏实的沉淀下来,年年岁岁的锤炼自己,在某个领域,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最终的回馈也是很丰厚的。
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才是最终的核心。
这样,在30岁的时候,才有更加广阔和成熟的选择机会。因为30岁往往才是真正的起点,而在过去的五六年,其实是一个准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