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导演费里尼说,全世界的孩子在五岁以后送到幼儿园就被扼杀了。虽然可能有点极端,但我的观点跟他相似,“人生忧患识字始”。中国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让孩子一个个变得不像孩子而是趋向于近似木头或者机器。
人越长大,越是一个变麻木的过程。不看天,不看星星,不看花,也不看树,脑子里更多想的是如何获取,如何战胜别人,超越别人,打败别人,如何当官,发财……
法国的著名风景画家柯罗晚年曾说:“我每天早上醒过来向上帝祈祷,让我像小孩一样天真地看世界。”我岁数越大越明白这句话,孩子们都是我的老师。人的一生,只有小孩子是最快乐的。因为简单,因为容易满足。可是现在,我们的教育却过早地剥夺了他们的快乐,让他们越来越早地参与社会竞争,拼命奔跑,一刻不停!
1.中国教育要克服“控制欲”
要让孩子有独立思想,老师、家长要克服自己的“控制欲”。现在的孩子很辛苦,一天到晚被逼着学上各种辅导班,学钢琴、古筝、英文……一切都让他们按照大人的思想观点来。这是很可怕的情况,他们长大了会恨家长,说自己没有童年,一天到晚不是学习就是在培训、上课。这些固然有社会的因素,但却过早地扼杀了他们自由成长的需要和权利。
其次,中国教育有一个需要克服的趋势,那就是太把一个孩子当孩子。他是他自己,有他的才能和爱好,只是你一时看不出来。我经常遇到一些家长,问孩子应该怎么学画。其实问题不在这里,而在于他是否了解他的孩子,在于他是否冷眼观察孩子——孩子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这时教育就开始了。家长最要紧的是冷眼看,然后带着孩子走向他感兴趣的地方,而不要强行带他去他讨厌的地方或者没感觉的地方,因为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孩子成长,反而会让他们失去自主学习和探究自然、社会的兴趣。
2.对低年龄的孩子说概念,非常有害
13岁以前的孩子,不要跟他们解释什么是“美”,什么是“古代”和“现代”这类概念,如果带他到博物馆去,就不要对他解说,他听不懂,并且会厌烦。就是让他看,如果他实在不想看,就带他出去,他想吃就吃、想玩就玩,不要太早灌输这么多词汇给孩子。
有的孩子半大不小就能说会道,可说的全是大人教他的词,一点自己的东西都没有。中国的孩子,尤其是春节联欢会上的孩子,或者一些比较优秀的被选出来的孩子,满口空话、假话,这说明我们的概念教育开始得太早,这些早已限制了孩子自由思想和发展的空间,以后他们就很难再有自己的发现和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