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的时候,别忽视了那些深藏在生活细微之处的,爱和温暖。
毕业至今已有四个月之久,原本可以尝试着留在读了多年书的外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是不得不选择留在距离家乡较近的城市工作。虽然这对早已把他乡当故乡的我来说,心里总还留有对大城市的惦念,但每每看到父母一脸欣慰和满意的样子,也就觉得,咳,归根结底,生活就是生活,没有太好,也不至于太坏。
临近毕业那会儿,毕业后留在哪的问题,成了我们家的头等大事。于我而言,多年的外地生活早就习惯了,虽然有时候会觉得孤单,但这种感觉其实也就那么一阵,就像平淡日子里偶尔走个神那样,恍惚一下,很快就会被拉回现实,仍旧做着那些该做的事,过着当下的生活。
可对父母来说,一直在外的这块心头肉已经惦念了快十年了,终于挨到毕业的节骨眼了,留在哪个地方工作,无疑成为他们几乎时刻都在琢磨的事儿。就像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希望孩子学成归来以后,能离家近一点儿,离他们近一点儿。用他们的话说,不为别的,就为近一点能多照顾我,也为以后结婚有了孩子能帮我照应着。
小时候,父母牵着我走,长大了,我跑在前面,却连头也不回。
两代人之间的思想毕竟还是有些差异,他们的想法我能理解,却始终放不下在大城市打拼的奋斗梦。他们考虑的更多是生活上的需要和被需要,而我所想的,是在外地积攒多年的机会和人脉。于是,就毕业以后留哪的问题,在成为我们家头等大事的同时,也常常成为我与父母,尤其是父亲之间数次摩擦的导火索。
最不喜欢听的,就是父亲那套“女孩子家找个离家近点的,不那么累的工作有什么不好,还有什么不知足”,也许跟学业背景多少有点关系吧,说这话歧视女性有点过了,但就是总能听出这话里有一股子对女性价值的不信任。谈工作就谈工作,扯什么男女差别?从小到大,我都觉得我几乎没有经历过叛逆期,可是临近毕业那会儿,我觉得我的叛逆已经在体内蠢蠢欲动。
总之,一讨论工作的问题,结局总是不欢而散,或是我以沉默反抗,或是父亲默不作声地吧嗒吧嗒抽烟,空气里弥漫着满满的对我的不解和失望的烟味儿。
终于,还是选择了近处。对此最感到高兴的无疑就是父母了,他们得知我这个决定后,那种满足和欢喜充斥在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常常一边做着一桌子菜,一边嘴里念叨着以后可以隔个一周两周的就回来吃饭了。看到他们这般忙碌,这般兴奋,转念脑补了一幅他们若得知我仍决定留在外地的画面,那会是一幅多么灰蒙蒙的失落的画面……
想到这里,心里倏地疼了一下……
端午节那天,一大早,手机叮铃一声,是父亲的短信。上面写着: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望远方盼儿归。十年寒窗终圆梦,阖家欢乐喜泪盈。睡意朦胧的我噗嗤笑了,顺手回了一句:从哪抄来的~
父亲其实是最近这一两年才让我教他打字的,前前后后教了数回了,亏得手机短信有词汇提示功能,这才算是勉强会发短信了。
后来回到家,其实我已经把这事淡忘了,母亲故作嗔怪地说,“你爸那条短信一大早鼓捣了一个多小时才发出去,还是在纸上打了半天草稿的,你这不到半分钟就回了”,说完咯咯笑了起来。
我这才知道,那首“抄”来的诗,的确是父亲这个初中毕业生的处女作,他端午节不到五点钟就从床上坐起来,背对着母亲在桌子上写着什么,还一阵阵地抽噎着。母亲在身后询问,父亲只说等会跟你说。一遍遍在纸上斟酌,再一个字一个字笨拙地输入手机,前后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才发送出去,刚一发,紧接着我就给了我那无比随意和简短的回复。母亲说,父亲本来是轻轻抽噎着,迅速收到我的短信以后,一边躺下一边像个孩子一样放声大哭了。
母亲说的我完全相信,父亲本就是一个感情特别丰富,眼泪特别柔软的男人,有时候家人一起看电视,在场的所有女同胞,母亲,我姐,我,完全不为所动的时候,父亲作为家里唯一的汉子,已经被主人公感动的一塌糊涂,甚至泪流满面。我们取笑他的时候,他总是嘴硬,说没哭。
再拿这首诗调侃父亲时,他总是嘿嘿笑笑,不再解释什么或者说什么。是的,有些感情,已经不需要解释,多一个字,都是多余。
最近工作常常很忙,我有个毛病,真忙起来的时候,特别不喜欢被打扰,这个时候跟我说话,常常态度冷淡。那天我在写材料时,脑子里正组织语言,一个电话打进来,是家里。那天是周二,周日不是才给家里打过电话还视频过,怎么又打来了?一边干着活,一边接了电话。“怎么了,啥事啊?”电话那头的父亲不紧不慢地说道,“呵呵,又没漫游了,没事就不能打个电话了?”,“忙着呢”,“哦,没啥事,就是想跟你说说话,那你忙,”,“嗯,那挂了”。
三言两语,也是不到一分钟吧,电话挂了。
可是电话刚挂,我又开始后悔了,我这个人总是这样,有时候说出一些话,做出一些事,刚说完,刚做完,后悔了,简直就是一个矛盾体。我知道,打电话的是父亲,但是我的母亲,百分之一万也在电话旁边排号等着跟我说话呢。我是有多忙,非要这么敷衍这两个只是想念闺女,想跟闺女说几句话的老人?
接着打回去是不合适的,他们只会把对我的关心和想念裹得严严实实,只会让我好好工作,别分心。待到中午,我回电话时,他们才又跟我絮叨了几句像如吃了什么,盖了几床被子,别感冒这样简单的,珍贵的关切。
还记得那则央视的公益广告吗,一个样貌慈祥却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人,什么都不记得了,却在餐厅吃饭时,抓起桌上的仅剩的两个饺子直接往口袋里塞,说是留给儿子的,儿子最爱吃饺子。这则广告触动了多少人的心弦,让多少人泪目……
余生很长,何必匆忙;余生苦短,行孝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