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面对众人敬酒,之所以能一一化解,其关键就在于面对问题和挑战时,作为优秀的管理者,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首先,管理者一定要卓有成效。即不管众人是否敬酒,最后在国库追款一事上,都要归还各自所欠银两;其次,作为管理者,对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维护是管理者必须要做的,不能因为涉及个人利益而改变有效的制度和规则。
所以,当胤禛结束鸿门宴之后,早已有所耳闻的康熙,已经派人设下御膳,并交代好早朝的相关事宜,正所谓“人在做,天在看”,更重要的是,对于胤禛来说,天子也在看。
在江南筹款赈灾顺利完成之后,面对国库亏空,康熙的心里其实早已经有了既定的人选。但面对众皇子的竞争,康熙一方面很好地兼顾了人才的感受,另一方面,又很好地体现了管理的公平和结果有效性。
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管理者也会经常遇到一些棘手的任务,接受任务往往会与不少部门发生冲突,但拒绝任务也可能会导致自己责任的缺失。面临这一困境,不少管理者通常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将事情推出去或是采用拖延战术,但管理者应该慎重的是,当这些工作和任务,直接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和战略时,不仅不应该推辞,反而应该主动承担挑战和责任。
而更为重要的是,当管理者发现员工处在同样的情形之下时,应该向康熙学习,有效地借鉴其措施和方法。首先,对成功实现目标,完成任务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奖赏。同时,将工作任务背后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充分地展示出来,引导员工将挑战变成机会,全力以赴。最后,当企业面临多个问题时,对不同问题进行分析,理出问题的轻重缓急顺序,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正如康熙一样,江南筹款赈灾的根本在于国库的亏空,要治本重在解决国库亏空。而面对众皇子,他强调了管理者的责权利,让他们明白,想要获得相应的职位,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文章节选自“大师兄点评清三大帝”第一部《向雍正学用人》,新书首发预售中,欢迎联系预订!
《向康熙学战略》-研读企业创业的艰难与战略决策之道;
《向雍正学用人》-探寻企业规范管理与识人用人之道;
《向乾隆学领导艺术》-破译职业经理人领导艺术与家族企业传承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