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是一个“身心聚变”时期,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我们都很清楚八年级是一个转折点,是个分水岭。
看着成绩差的孩子们越来越跟不上的节奏,越来越吃力,直至放弃。我不禁在想:身为教师,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来拯救这些孩子们?我也曾对个别学生家长说过孩子的现状,那些话的分量就好比医生口中的“对不起,我尽力了!”或许我们在说这之前应多做点什么来挽救他们!
其实我们不是不救,但是救的方式未必有效。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学习的重要性,可对于有着逆反心理的他们来说,根本听不进去。这就好比医生开了一剂良方,但病人拒绝服用,那么效果又从何而谈呢?
我们强调手机的弊端,游戏的弊端,可为什么那些后进生们乐此不疲?顶着父母、老师的重重压力,还要尝试?这里面应该有一种魅力,去吸引着他们甘愿牺牲所有,只为暂时的畅快!那么我们能不能也尝试把他们吸引过来呢?什么方式我暂时还没想到,应该是类似于“偏方”一类的吧!
所以,教育的路上,尤其是后进生,或许我们应该尝试包容,尝试坚持、再坚持一下——也许奇迹就在下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