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扉页上,写着这样一段话: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你每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人这辈子,就是一个通关打怪的过程。 从稚子无知到深思远虑,岁月就像磨砂纸,一点一点磨平了我们的棱角,打圆了内心深处的尖石。 谁也不知道未来会面临多少泥泞,但只要心无旁骛地坚持下去,就一定能通关成功。
一、十八岁:成长成人,前方有路
路不全是坦途,天气也不尽是晴空,当你学会把所有的遭遇当成一个跳板,用它助力你才会看见更广袤的天空。 十八岁,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的开始,亦是迎接未知挑战的时候。 人从不因为有梦想而伟大,却因为实现梦想而不同。 没有梦想的人,永远在为有梦想的人卖力。 所以,不要轻易被他人的三言两语左右自己的人生,你和未来之间,差的只是一次坚定的选择而已。 当下所走的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三思而后行。 生活,没有捷径可寻;人生,亦没有坦途可走。 愿意吃苦,努力付出的人,才能机会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 十八岁,前方有路,未来可期。 愿你有乘风破浪的勇气,也有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魄力。 愿你梦中有星辰,醒来有光明,想你所想,爱你所爱,永不言弃。
二、三十岁:成家立业,脚踏实地
有句话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迈入三十这一关,人生已然走过一小半,很多人经过岁月洗礼,迎来了人生的小高峰。 这30年里,养尊处优也好,风尘仆仆也罢,之前的人生都将画上一个句号,另起一行重新书写。 这个年龄段,你要把事业放在心上,把家庭的责任牢记于心。 你要清楚自己的担当和使命,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去做。 尽管对未来一无所知,但你将成为他人的依靠,所以再苦再累都要自己扛。 面对工作,即便再不如意也不能像毛头小子那般说走就走,所谓低谷,也许正是崛起的地方。 面对家庭,花前月下固然是人生一大美事,但柴米油盐才是感情最真实的写照,芳华入眼,也不过是过眼云烟。 要知道,会过日子的媳妇,比只会打扮的媳妇更让人待见;没有能力养家糊口的丈夫,还不如卖炊饼的武大郎。
三、四十岁:不为凡事扰,取舍应得当
有这样一个题目: 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危急只能抢救出一幅画,你会选择去哪一幅? 结果,在收到的上万份答卷中,获得金奖的回答是:我抢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人到四十岁,不也正是这个道理吗? 四十岁,是人生最辛苦的时候,父母老去,孩子尚未成年,肩上的担子沉重,再也不能像年轻时那般,随心所欲,逍遥任性。 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一个,而是最可能实现的那一个。 正所谓:“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你选择什么样的路,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如果方向错了,越努力,失败的就越彻底。 有人选择走捷径,追求极致,盲目攀比,过分炫耀,从此人生开始走下坡路。 有人则选择坚定本心,流言蜚语过耳云烟,不攀比,不贪婪,不奢求,因此迎来人生重大转机。 四十岁,是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的年纪,也是人生一道重要的分水岭。 高晓松说,到了四十岁的时候,对于不明白的事,你就不想去明白了。 是啊,人至中年,最简单的幸福莫过于懂得接受平凡的自己。 宠辱不惊,不为名利所缚;心平气和,不为诱惑所迷,方能经得起考验,守得住繁华。
四、五十岁:得失荣辱,随遇而安
一个富翁背着金银财宝到处寻找快乐,可当他走过千山万水仍未感到快乐。 于是,问一个背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的农夫。 农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着汗水说:“快乐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呀!” 很多人又何尝不是把自己活成了“富翁”的模样? 心里背着厚重的石头,还老是担心别人抢,害怕别人夺,心都快被压碎了,快乐又从何而来呢? 人生,就是一场路过,名扬四海会怎样,赚的盆丰钵满又如何? 起起伏伏本就是人生常态,拿得起的人更应该学会放下。 放下,不是无所事事,不是心无挂碍,而是看淡得失,学会平衡。 放下烦恼,才能留下轻松自在的好心情;放下恩怨,才能摒弃各种偏见珍惜眼前人 ;放下名利,才能心生欢喜不觉老。 走过三十岁的急于求成,迈过四十岁的内敛沉稳,五十岁不再好高骛远,放慢脚步,尽管走得稳一点,更稳一点。 曾国藩有言:“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世间万象,你我皆在其中,以无相心看万物,万物皆可放下。
五、六十岁:心态平和,活好余生
诚然,人活着,心态最重要,心态好,一切才会好。 《传习录》一书中,说一个人眼睛有疾病,整天担忧,王阳明说,这是看重眼睛而轻视本心的结果。 学生陈九川也卧病在床,深感生病这件事很难,王阳明却说,常常保持愉悦的心态,就是真功夫。 心态好的人,走哪笑哪,热情饱满,活力张扬,遇事不忐忑,如行云般自在,像流水般洒脱。 反观那些心态不好的人,愁眉紧锁,整天忧心忡忡,只看得到眼前的痛苦,做困兽之斗,无法看见前方更远的路。 人生的每个阶段,有精彩,亦有糟糕,但日子不是用来伤春悲秋的,对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善待。 若是因为一点阴霾,就遮挡了心底所有的阳光,再鲜活的生命,也会在潮湿阴暗的环境里郁郁不得终身。 六十岁了,子女成家,儿孙已大,试着宽慰自己的心,摆脱过往的责任,不再周到每一件大小事。 因为儿孙自有儿孙福,每一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路要走,肩上都有相应的责任要扛。 摆正心态,过好属于自己的每一天,才是最后的胜利。
六、七十岁:善待他人,心如止水
林则徐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有道是“十年一个坎儿”,而人的一生又有多少个十年呢?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每跨越一道坎,才明白什么该放弃,什么该执着,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心之所向。 活到这个岁数的人,一生经历无数风风雨雨,才明白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人这一生,总要一关一关地过;路,也要一步一步的走。 经历的多了,人就会懂得,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也没有放不下的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只要活着,总会迎来转机。 所以啊,有些磨难是必然的,有些坎是必经的。 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创造出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一个人只有心里亮着盏灯,才会无惧前方是黑暗还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