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的时候,突然冒出来一个很熟悉的概念“市场”。很多概念就是这样,叫的多,但是思考的少。“市场”这个概念每天挂在嘴边,却很少去定义,这么高频的概念,就一定存在思考的价值。
百科上是这样定义的: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产物,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哪里就有市场。决定市场规模和容量的三要素:购买者,购买力,购买欲望。
这三要素非常重要,尤其是购买欲望,任何市场的构成都必须存在购买欲望,没有预算的价值交换,就构不成市场的概念。
购买欲望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就是有一个存在预算的问题存在。或者说对方愿意花钱来解决某个问题。如此,我们要判断一个市场,最大的前提是就是:
客户有没有愿意在一个问题上愿意付出预算来解决。
愿意付出预算是决定一个市场的前提。
这让我想到了创业的时候,很多人总说我们的产品不错,但当我们产品出来的时候,大家却并没有花钱去购买。
我们当时的产品价格不高,几百元,按道理说不存在购买力的问题,但是消费者却并不买单,这说明什么?
按照市场的定义就是购买欲望不够,而欲望不够可能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是:我们这个产品所定义的那个问题并不存在。
另一方面是:我们产品并不如原来用户解决问题的方法好。
但大部分情况是:我们定义的问题并不存在,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伪需求的原因所在,我们自以为我们的技术强大,团队强大,但这些强大加起来也敌不过一个没有预算的伪需求,于是我们这个产品也就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市场。
如此,我们回归到市场中的原点来看,我们创业,就必须要建立在:
有预算的用户问题前提下展开产品创新。
我们经常说创造新品类很麻烦,就是因为新品类容易让自己进入伪需求的误区。原来用户在这个领域并没有解决问题的欲望,或者说没有解决问题的预算,突然我们杀出来,说你花钱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这可能比较难。
在今天,我们大部分的创新,都是建立在已有问题的前提下展开的创新。我们说不变的需求,变化的是满足需求的标准,即便是做新品类,从产品和需求的角度来看,并不是需求变了,更是用户对于需求的标准产生了分化。
有的人对于口渴满足需求的标准便成了甜的,有的则变成了酸的,但结果都是一样的,为了解渴。
无论如何,都不能逃离一点那就是:只要标准满足,用户是愿意付出成本来购买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新品类细分了,而是对于同一个问题,出现了不同喜欢的解决路径或者满足标准。
而所谓的市场大小,也就是碰到这类问题的人有多少,而市场容量则是这些人愿意付出的预算总和是多少。
我们经常说选择赛道,本质上是选择需求标准的过程。我们要判断未来用户满足某一个生存问题的解决标准趋势是什么?对某个标准的依赖强度和人群数量则决定了赛道的价值所在。
于是价值这个词就出现了,价值是什么?
价值就是满足客户需求标准的能力。
很多企业总是说我们要创造价值,但口号背后是什么呢?价值就是无限接近甚至超越客户需求标准的预期。
但需求标准又是如何定义的呢?这就要回到我曾经思考中讲到的成本三角了,我认为所有的需求标准都离不开成本这个概念。任何需求都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这个前提下展开的。
而这个更好就是通过“成本”比较出来的,对于任何一个必要解决的问题,从原来的高成本到现在的低成本,就是“更好”,
成本分为:物质成本、体力成本、脑力成本三个维度。从低到高展开,越是看不见的脑力成本越“值钱”。可以这样说,一个产品价值的高低主要看是降低了客户问题哪个维度的成本?
如果仅仅是比原来便宜了,那就是追求性价比,只能让用户认为你的比原来的便宜。最典型的就是目前我们看到的所有红海生意,都算是在这个维度上竞争,同质化严重,最终导致的就是看谁便宜。
而如果比原来的更省力了,则就是追求让自己更享受了,变得更轻松懒惰了。最典型的就是坐地铁和打车的差异,这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让用户更省力了,这就不是谁便宜的选择标准了
而如果是比原来的更省脑了,则就是让自己追求精神愉悦了,节省时间,降低学习成本和决策成本都属于这个范畴。这其中最典型例子的就是智能手机的出现,最大的特点就是让手机从原来的性价比竞争一下子跃升到了脑力成本的竞争,更简单的学习成本重构了消费者对于“体验”的认知。
我们常说,与其更好,不如不同,或者说 升维思考,降维攻击。其实就是要学会在更高维度上帮助消费者降低成本,这样的产品才能让消费者“意想不到”,更是消费者超预期的体验。
思考下来,我们会发现:市场,他不是一个简单的点,更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从用户购买欲望的发现,到欲望背后刚需问题的洞见,对满足用户问题标准的定义,再到产品降低成本的价值维度构建和落地过程。需求到标准,标准到产品,产品再到商品,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少,真正好的领导者,就必须具备这市场的全局思维,而不是单纯的靠某一个绝招胜出。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