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网络世界

我的kindle终于能连上网了,于是迫不及待的买了刘韧先生的电子版《知识英雄》和《知识英雄2.0》。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不断回响在我的记忆里:
人工智能就像一列火车,当它临近时,你听到隆隆巨响。你战栗着,期待着他的到来。它到了,呼啸而过,然后把你远远抛在身后。
机器就像是缩短了人类的进化时间,是迭代的;而人类不过是在慢慢学习。

这将会连接你,连接我,连接他,连接所有人;连接电脑,手机,电视,汽车,连接所有东西。
《互联网冲击》、KK《技术元素》

“前阵子一位记者问我为什么写东西。我说沟通是群居动物的内在需要。又问我难道生活中找不到人沟通吗。我说生活很小,世界很大。

互联网之伟大,就是让每个人都可以和整个世界的信息流建立联系。在互联网之前,印刷术或多或少地担负了这个使命,让孤独的灵魂有机会找到共鸣者。

我见过有人表达对某作家叙事方式的憎恶,又或是对某作家语气的讨厌。而我读到他们的作品时,却有老友重逢的激动。我完全明白他们为什么要那样说话。我想说些什么时,常常发现也只能那样说话。

那些原本也许会怀疑自己是怪物的人,现在可以哈哈一笑,掩卷释然。”
——知名网友tombkeeper

一个公司要有大的长远发展一定要有一定的研发投入,一个人要想有大的长远的发展一定要有对自己的投入。

《世界是平的》写于2005年。

王思聪怎么说?

王思聪见解 (2).jpg

而现在,随着网速的提高,手机平板等智能产品的快速更新,在代移动上网更加的方便快捷,而移动上网用户也更加多,想想中国有13亿人口,全球有60多亿人口。而身边的好多人还都不是只有一个手机!因为互联网将人的链接使互联网具有极大的放大性。

你的价值可以通过互联网具有很好的放大。
在《黑客与画家》的"如何创造财富"这一章的“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里面是这么说的:
要致富,你需要两样东西: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你的职位产生的业绩,应该是可测量的,否则你做得再多,也不会得到更多的报酬。此外,你还必须有可放大性,也就是说你做出的决定能够产生巨大的效应。
他还举了两个对照的例子,原文如下:
比如,血汗工厂的工人报酬是按照计件制计算的,这是一个只有可测量性、没有放大性的例子。
CEO也是一种同时具备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的工作。公司的表现就是CEO的表现,所以它具备可测量性。CEO的决策决定了整个公司的方向,所以它具备可放大性。

还在“技术的杠杆效应”里面说:
技术的发展是否加剧了贫富分化?首先,技术肯定加剧了有技术者与无技术者之间的生产效率差异
,毕竟这就是技术进步的目的。

现在更容易感觉到"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的威力。看张小龙怎么说:


来自小道消息:我信仰互联网

联想
方正

吴军《浪潮之巅》

黑客与画家

facebook收购WhatsApp

微信支付宝

今日头条

Google

Airbnb

Uber以及滴滴

互联网时代成为真正的酒香不怕巷子深。

如果你有足够的技术,那么只要你能连上互联网,你便是自由的。

这是一个草稿版本,先发出来,治懒(知乎上有个回答如何调整简书图片大小,待调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