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去运城,直奔解州关帝庙。历代帝王推崇备至的忠义关云长,近两千年了,还有重要的潜在价值。专制不除,对一个人的忠心,不泯。
人群在关帝庙聚集,意料之中的事。高大的红色牌楼颇有气势,上书“精忠贯日”,“大义参天”,“扶汉人物”。琉璃四龙壁,铸铁的廖化、周仓及坐骑,古树参天,绿叶扶疏,重檐的大殿。
观看细部:石头的勾栏柱头,承载了设计的灵魂,每一个都有独特的造型。动物的表情更是好玩儿,一个小胖男孩儿仰躺在一头牛的背上,双手紧抓住两只牛耳,费力而得意。雕刻家捕捉到这一充满张力的瞬间,令人佩服。另一侧是一个蹲着的猴子,它安静专注地捧着果子在吃,小心翼翼,不动声色,头上还戴着一顶小粘帽。一动一静,全源于对生活与动物的深刻体察。人们爱这些石雕作品,它们被摩挲得锃亮,仿佛涂上了一层油。
围绕雄伟的崇宁殿,是汉白玉的石质勾栏,望柱柱端是蹲伏的石狮子。它们各具形态,没有一个重样的:吐舌瞪眼吓唬人,调笑低首腼腆相,四肢朝天顽皮鬼,互打招呼想串门。柱顶的世界是如此热闹,石头已关不住它们的欲望了,小狮子就是小孩子,你听到它们石头的心和人心一样在跳荡。
勾栏的栏板立面是浮雕,一幅幅画面呈现的是明清时河东地区的民俗民情。骑牛吹笛的牧童和骑牛扛锄的农人打个照面,他们同在阳光下。担柴下山的樵夫,哼着小调。出没大浪中的渔夫,身披蓑衣正把渔叉扎向水中大鱼,双目圆睁,内心紧张。日常的劳作生涯既辛苦又心安,我看到了彼时民间的生态,一片祥和景象。这一幅是几只猴子在互相射箭,山林间,有一挂印悬着,我想一定是寓意着升官进仕吧,古人今人想当官儿都是一样的呀。再看这幅,一头大象四条腿,却有两个头。对面的鹿更怪,双驼,尾巴分成五叉,张着,头上的角好几只,咧嘴,诡异地笑。完全是匪夷所思!象与不象,界限已不重要,艺术想象的空间无限广大,好玩儿、有趣,是最要紧的,看来主观意识的张扬在明清已然不是新鲜事了。写实的题材居多,什么读书,给长辈磕头,干家务活儿,送丧打幡儿,画面也都生动有趣。
崇宁殿前廊有粗大的石柱,上雕刻着凸起的龙和祥云,粗狂有力,几近半圆雕。龙头伸出,猛一看,吓一跳!龙爪伸出,竟抓着一只小猪!凶恶的龙,又抓了条鱼。绕每个石柱一圈儿,你看到的是不同的画面,龙的有力的爪,扭动的身躯,血盆的大口,让人倒吸了一口凉气。我看过多少宫殿,多少龙柱,如此恣肆大胆活泼的构想,没见过。在解州关帝庙,又一次见识了明清艺术家曾有过的无畏自由的创造力,条条框框圈不住他们,深为之感到自豪。
我一阵阵兴奋,望着烧香磕头的游客,心想应该给雕刻家磕头才对,但没人仔细看石雕,拜的都是自家的平安、发财、升官……庙内牌坊有七座,虽形制有别,但都斗拱层叠,飞檐与琉璃覆盖的屋顶富丽堂皇。“威震华夏”坊,“结义园”坊,“气肃千秋”坊,壮观得可以,更有匾额“無贰心”三个字道出了一代代帝王的内心:忠贞不贰的臣民才让朕安心。
春秋楼,又名麟经阁,位于后宫北侧,因《春秋》又名《麟经》,文圣孔子著春秋,武圣关羽读春秋,文武圣人志同道合啊。它有二十四根悬空倒置的红柱,所谓悬梁吊柱,建筑史上有此先例,但我是第一次看到,甚感奇怪。勾栏垂柱悬空伸出,不着地,不受力,悬着,只能解释为一保平衡,二为美观。受力的柱子,有就行,不必担心建筑的安全。
康熙帝赐封关羽的胡姓娘子一块石碑,就立在院儿里。几名游人在议论,说这碑是康熙朝的遗物。我定睛观看,行文中讲的是康熙赐封,落款儿上书“光绪32年”,说明碑还是光绪朝的。仔细阅读碑文,也是才养成的好习惯,果然有收获,心中暗喜。不细心,不探究,既使去过的地方也会淡忘,若不求甚解,就对不起时间了。时间过去,沉淀下有趣的东西愈多,精神就愈富有,唯此,才能挽留住稍纵即逝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