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阅读原文片段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例如,有人气愤地说:“我从没有见过你这么自私的人!”这时,我们可能会自责:“哦,我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这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这时,我们也许会驳斥对方:“你没有权利这么说!我一直都很在乎你的感受。你才自私!”在争吵时,我们一般会感到愤怒。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也许就会想:“他伤心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
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自自身。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
我们有自由选择自己应对外界的权利,也要为自己的内心和行为负责。
负责,并不是沉重、负担的意思;负责,是将最终解释权掌握自己手上。
举个例子:
甲:你昨晚没来,令我很失望。
乙:昨晚你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和你说一些烦心事。
在上面的例句中,甲认为,她的感受是由他人的行为引起的。而乙认为,她感到失望,是因为她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A1·联系过往
前段时间,因为上班比较忙,就让石头外婆带他去红黄兰上课,连着两个星期回来,石头都告诉我雯雯老师没有发作业给他,我觉得很奇怪,一般KMI上完了就会发一张配套的作业回来,而且我都有收集在一起的习惯,所以我就自己带着儿子去上KMI课了,问了老师被告知题目没做完所以作业没发,然后我就感到很生气了,因为一个钟头的时间做完十二道题我儿子完全ok的,肯定是老师没有留意到他,或者少了什么材料等原因,而且当时没有做完题目并未告知家长,我要求要找我儿子的作业册子也找不着,所以觉得这个老师特别不负责任,太失失望了,但忍着没发脾气,也没告诉她们园长,只是到前台说了说事情经过,并委托他们帮忙转告老师找到我儿子的作业册子。
A2·今后,怎么用?
事实:连着两个星期儿子都被老师忽略,作业和点心都没发到,而且作业册子找不到,叫我到前台重新购买
感受:心情特别糟,花了钱来上KMI,竟然碰到这样的老师,太糟心了
期待:不希望有多关注,只是该有的要有,其实也知道她同时面对了十几个孩子,不能因为简单的一句不好意思我疏忽了,每个孩子要公平对待,不管带她来的家长是谁
行动:所以我挑了个时间与她聊了聊,说了我的感受,也站在了她的角度谈,她一个劲的解释说我误会了,好吧,我认同,那么之后的课程学习中,相信她会把教师应当有的素质表现出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