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中三太子
——岳母难救鼋,火烧顾圆
苏州有个进士叫顾三典,此人喜欢吃鼋,周围的捕鱼人都知道,每每抓到鼋,必然都将其卖到顾家。
一天夜里,顾三典的岳母李氏梦到个身披金甲的人向她哀求:“我是江中三太子,被你女婿给抓住了,要是你能让我幸免于难,大恩定不忘报。”
第二天早上,李氏早早派家人飞奔去顾家,想要救下鼋的性命,可顾家厨子已经将收到的一只鼋给肢解完了。
于是,这年顾进士家无故着了把大伙,家里的图书史料都被燃烧一空。
据说那天晚上还没着火的时候,家里一只大狗忽然像人一样站立起来,用两足擎了两痰盂的水献给主人。下人还发现屋中墙壁上显现历代祖宗形象,就像是有人特意画到墙上去的一样。
有能识阴阳的人就说:“这是阳不藏阴的征兆啊!难道这家要有火灾?”
看来果然被那人说中了,而那位托梦的江中三太子,应该也就是被宰杀肢解的鼋,可他却所托非人了!
【注释】本文源自《子不语》
鼋(读元)
关于鼋的物种解说:
尽管相隔已有好几百年,朱元璋与陈友谅血战鄱阳湖的故事和传说,还在鄱阳溯上广泛流传其中有一个,与鼋有关。
一次朱元璋战败,只身逃走,可是不料逃到了鄱阳湖边,前面是无情的湖水,后面是陈友谅的追兵,就在这时候,有硕大的癞头鼋向朱元璋游来,似颇解人意,朱元璋问:你能不能渡我过去,鼋翘首以待,宛如待命的壮士,朱元璋便跨上鼋背,等追兵赶到,他早已脱离了险境。因而人们传说,鄱阳湖中的癞头鼋是有封号(什么大将军)的,不好随便得罪。
其实,以鼋为桥梁的说法,并不起源于朱元璋。《竹书纪年》中便有"鼋鼍为梁"的故事,记的是周穆王出师九江,大量捕杀癞头鼋和扬子鳄,用它们的身躯来搭桥渡河。出名的江郎在《恨赋》中也不无讥讽地说,秦始皇想借助鼋等大型动物的身躯,到海外去求不死之药。
这些虽是神话,但它们证明,中国古代不但盛产鼋,而且对它的特征和习性,有科学的认识。有些字书简单化地解说鼋者鳖也,这是不正确的。鼋与鳖,不仅大小不同,在动物分类学上它们是不同种动物,二者外貌很相象。但如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鳖有长而尖的吻,鼋的吻尖而短,短到不及眼径的一半,头部常散生疣状突起,故称它"癞头鼋体呈暗绿色又叫"绿团鱼"("团鱼"即鳖)。因它身体大(最重的在100千克以上)、样子怕人,人们便以为它很凶恶,《红楼梦》二十三回,宝玉发誓说"明儿掉在池子里,叫个癞头鼋吃了去"的说法,是有代表性的。
南京还有"癞头鼋顶缸"之谚。这大概是因为当时人们捕鼋,在钓住后,因这动物力大,拉不出来(它的前足抓住地面),犹如钉住了一般,于是便改用穿底缸覆下去,鼋抓住的是光滑的缸瓦,结果只有俯首就擒。
鼋的力气究有多大,瓯江边上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在一只体百六十斤的鼋身上,压块重约三百斤的大石条,石上再加六名壮汉(总重当大大超过了500千克),而这只鼋依然不费力地向江心爬去。至于贾宝玉说的癞头鼋吃人,自然是误传,它只在你们戏弄它弄得它发火时才猛然咬你一口,不过这一口却咬的很紧,不肯轻易放松。在正常情况下,鼋是很驯善,甚至可说是胆小怕事。如去过苏州,想必还记得西园放生池中那些安详地在游人前游来游去的癞头。
再早一些,明清之际,杭州吴山脚下"百狮池,蓄鼋曾大如浴盆,孽生百十,投饼饵饲之,则浮游池面驯不畏人"。只是近来砣愈来愈少,鄱阳湖中的"大将军"不见影踪,其他各地它的数量也急剧下降。
鼋的减少,人们的捕杀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肉的滋味与鳖同样鲜。《左传》有个出名的故事:楚人给郑灵公献鼋肉,公子宋知道了,认为鼋肉难得也要尝试,遭到郑灵公拒绝,公子宋一怒之下,"染指于鼎,尝之而出",人们现在常用的"染指"(多含贬义)便是由此而来。看来,为了而"染指",并非没有意义,因为鼋味实在太鲜美。
美国历史上举行过一次"鼋宴",出席的有20对夫妇,主要食物是一只重135-180千克的(如此硕大的,大概只能是鼋,不可能是鳖),这举行于1780年的鼋宴,据有幸参加者说,实际上并不那么吸引人,既不是食料不丰富(有135-180千克,够吃了),更不是不新鲜(才从西印度群岛运来,还是活的),而是烹调的厨师的手艺实在不太高明,使人难以下咽。这种肉,当然没有人愿意"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