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待人真诚,就是把自己的真实想法不加修饰地表达出来。别人接受与否,反正我是控制不了的。
在跟我妈妈相处的过程中,我一直都抱着这个关于“真诚”的想法,所以屡屡碰钉。每次和妈妈有不同意见时,我会很直接一骨碌把话说完,有时为了表示不同意,态度还会比较激动。这就是我认为“最真诚”的做法。
我妈是一个心思很细腻的人,个性也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有时在我把想法表达完以后,会不小心“误伤”到她,让她以为我不尊重她。结果往往很惨烈,她一生气就是好几天,我还是后知后觉的,开始根本不知道这样会有问题。
另一方面,我自己也觉得很委屈:两母女之间哪有隔夜仇呢?我也不是故意的,不至于这么小气吧?我对妈妈真诚,我错了吗?
这个解不开的结,终于被朋友一语道破了:我理解的“真诚”并不利于改善我们的母女关系。
怎么说呢?首先,沟通的意义在于反馈,如果对方没有很好地接受你的信息,这样的沟通是无效的。
于是,我尝试把我对“真诚”的理解修正一下:关于想法的内容方面,我还是如实表达,但在说话的态度上要尽量谦卑温和,以表示尊重。把态度往里“收一收”并不是虚假的表现,只是为了顺利把想法传达出去。还有,因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有足够的判断能力,如果经过解释妈妈还是反对,只能表面顺从,她的意见只是参考,自己的决定才是最重要。这也不是“虚假”的表现,只是争取独立自由罢了。
在我把关于“真诚”的想法调整了以后,我发现跟妈妈的沟通畅顺了许多,彼此的关系也更加亲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