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两期我们说了为什么要在亲子阅读中向孩子提问和需要了解的一些教育学常识,这一期我们就来说说:怎样提问才能起到效果?
读过《威利的探险》这本书的大人小孩,肯定对这幅画不陌生。威利走进一扇门,这面墙的砖,是一本一本的书,外面是个光亮的未知世界。
如果你要把书看成一个窗口或者一扇门,而不是局限于书里的文字和图画,你会发现看到的或者想到的,会多很多。
从窗口看出去的世界很大,我们大人能想到的东西很多,但是读绘本不一样的是,要考虑到我们的读者——孩子,筛选出他们能理解的部分,问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本质就是我们的思维过程。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适合孩子能力的问题,是我们需要做到的。
关注书里存在的问题
最简单的思维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这三个部分是我们在阅读过程中首先要教给孩子的思维方法。这个思维方法的掌握好坏,直接影响了孩子以后口语表达、写作的条理性,更长远地说,会影响到孩子将来看问题、处理问题的逻辑性。所以,阅读过程中,先从这三个问题入手,一般是不会错的。
《菲菲生气了》
Q1:菲菲为什么生气?
Q2:菲菲生气了是什么样的?
Q3:菲菲生气以后是怎么处理的?
三个问题就能抓住绘本的主线,逐一解惑就好。参见绘本阅读分享《菲菲生气了》和孩子一起学习处理情绪。
《古纳什小兔》
Q1:这个小兔子叫什么名字?
Q2:它这是在哪里?
Q3:它为什么会在这里,它的主人去哪里了?
Q4:它的主人会救它吗?
这是《古纳什小兔》的环衬,可以包含这么多问题。有的问题是可以回答的,比如Q1,书名就是兔子的名字;有的问题就得读完书才能回答。边读边从故事里去寻找答案。可以交给我们的孩子完成,在孩子没发现答案的时候稍稍提示就可以。陪孩子多读几遍以后,孩子多半就能独立地找到答案了。
《和甘伯伯去兜风》
Q:地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烂泥?
这个问题是我们读到这里时我临时想问的。书是我在读,孩子也和我同向坐着,我想知道她有没有在认真听。
答案就在之前的内容里面。当时孩子的回答让我非常惊艳,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她给我列举了两个原因:1、甘伯伯没有走大路而是选择了他熟悉的土路;2、天上下起了大雨,雨加土就变成了烂泥。
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会一种思考的方式:导致事情结果的原因不止一种,要把原因尽可能多的考虑进去。
引向书以外的世界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框架式的思维方式,在仔细观察图片的同时引导孩子,视线在图片的情境之中,用问题打破图书的静态局限,把思维引向图片以外的世界。
《胆小鬼威利》
Q:镜子里的威利非常高大,但为什么是仰视的视角呢?
这个问题需要和孩子一起演示视角不同看同一东西的不一样,然后观察图片细节,才能明白威利并不是真的变高大了,他其实还是原来那么样的小个子。作者是想说,真正勇敢的人不是个头有多大,而是内心必须要强大。
《小红帽》
Q:大灰狼去哪里了?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见过大灰狼。”
我忍不住就问了这个问题。孩子说:大灰狼走到河边,“咕咚”一声掉进河里,淹死了。
我好奇这个续写结局,忍不住又问了个问题:
Q:为什么它掉进河里就死啦?说不定它会游泳呢?
孩子说:因为它肚子里有石头啊!掉进河里直接沉到底了,所以死了。
还可以有N种结局,随意想象,天马行空但要说出前因后果。要的的是这个形式,而不是内容。
《小船》
Q1:小老鼠怎么了?
Q2:发生了什么事导致小老鼠这个样子?
第一个问题是关注图画的细节,第二个问题是引向书以外的思考。导致小老鼠这么坐着的原因可多了,和孩子一起想象,一起分享。
正确的提问方式
最不理想的提问:判断型,是不是?对不对?是吗?对吗?这是老师上课是最忌讳的问题,偶尔也会拿来考验学生们动没动脑筋。假如孩子回答了“是”,你立刻反问:“是吗?”她要是回答你“不是”或者不确定,那基本上可以肯定这个问题白问了,根本就没走脑子。
有局限的提问:选择型,是。。还是。。?这类问题的优点是可以给孩子一些提示,避免答非所问的情形发生,缺点是选择项是设定好的,局限了孩子了思维宽度和深度。
最好的提问:开放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类问题非常灵活,有的要结合阅读内容,有的可以自由想象。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充分利用情境,无论孩子怎么回答,不能脱离绘本的情境,否则,思考就没有意义。
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看看美国凯迪克大奖的获奖图书,绝大部分都不是看个乐呵就完事的,其中涉及到思维活动的图书,同样值得大人思考和学习。因此,思维方式的启蒙,应该是阅读过程中的重要目的。
当然,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融入到亲子阅读中去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一些方法,灵活地运用,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实现以大人为中心孩子模仿过渡到孩子为中心大人辅助,最终实现孩子自主阅读、终生学习。
问答的发展过程
(年龄只供参考,以孩子的实际发展能力为准)
0-2岁
父母自问自答,完全得不到宝宝的回应。毕竟说话的技能还没完全掌握,思维能力也极其有限。
2-4岁
父母问,孩子能回答一部分。熟悉了问答形式并且能自由表达的孩子,开始回应问题。只要回答,就一定要鼓励,和孩子分享大人的想法很重要。
4-6岁
孩子问大人答。开启了“十万个为什么”模式的孩子,有些问题你都回答不了。所以要引入新的形式,孩子问,大人努力回答,回答不了的,想办法找资料去完善答案。
6岁以上
孩子问孩子答。随着孩子开始识字,和对电脑的无师自通能力,可以让孩子试着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完善答案,重点还要加入答案的验证。
亲子阅读中关于提问方面的内容,到此就更新完毕了。提问只是亲子阅读活动中可以用到的技巧之一,我会在以后的文章中为大家列举效果比较好的其他技巧,希望能抛砖引玉地为大家多提供亲子阅读的思路,帮助大家能省时省力地进行亲子阅读,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月
关注“纳阅汀”
和您一起关注孩子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