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游玩时,遇到了一件事。一个阿婆摆摊卖小吃,20块钱一大碗的酱肉。生意很好,买的人都围成一圈了。本来想着直接支付微信,然后排队等。阿婆非要说一个个来,每次有人支付的时候,阿婆都会问有没有现金。但现代人出门基本上是不用现金的。这时候旁边站着的她儿子就默默地拿微信二维码过来了,反正也不说话。阿婆每做好一份,客户微信支付一份,她的眼神里就多一份难以名状的情绪,嘴里还用地方话嘟囔着什么。
无巧不成书,一个亲戚跟我说了类似的一个小故事:他去散步,看到瓜农家的西瓜很不错,就买了两个。因为临时起意,没有现金,问可否微信支付。瓜农本来说可以,扫给他儿子也行——他儿子在外地打工。后来又问亲戚是不是本村的人,得知住的很近,就说先欠着,到时候再给现金。最后亲戚直接把钱送过去的。
两个故事里的都是老人,一把年纪还在操劳,赚的钱也不多,即便很少,也希望自己能拿到实实在在的钱,足够自己生活,不向他人伸手,哪怕一个人是自己的儿子。老话都说亲兄弟明算账,其实亲儿子也是需要明算账的。尤其是在老人年纪越来越大,逐渐失去劳动能力,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能力时,到手的钱才给了他们安全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