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封印(上)—感谢与青春和解

    时间是最好的发酵剂,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份宝藏,今天将在SN的14年职场的经历封存,待后期慢慢回味…

    此系列分三个部分:

  《感谢与青春和解》关于离职

    《我还是我》关于我自己

    《感恩生命中遇见你》关于那些在SN遇到的贵人

    以下是第一部分

  《感谢与青春和解》

  从2005年5月至今,整整14年的职场生涯定格在SN,定格在2019年7月,算算有5165天。

图片发自简书App

    7月5日是我最后去SN交接的日子,后面请假直到系统最后在岗日。

  从懵懂无知到中年妇女,孩子他妈,整个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在SN,都在这14年。

    年龄在变,样貌在变,皱纹在变,唯有不变的是身材。

    责任在变,意识在变,能力在变,唯有不变的是初心。

关于原因

  昨天发了朋友圈公示后,很多人说很突然,其实5月底就提了,承蒙领导们抬爱和多次沟通。

  具体经过是

  5月28-29日  感冒发烧,在床上躺了2天,当时的感觉生不如死。5月30日一早到公司直接写了一份《离职报告》上交。

  当时领导的感觉是“发烧烧糊涂了…”,好言相劝…

    只有自己知道,这样下去身体实在吃不消!

    从今年春节后到5月底生病,几乎没怎么休息过,这样算来,有3个月没休息直接挂了,躺床上了。

可能你会说“我们也没怎么休息,不还好好的”?

我只能说自己岁数大了,老了。想当初10年前的“空调大忙”,一个月没休息还是精力充沛的。

可能你还会说“不还有周日吗?”

  周一到周六上班,雷打不动必须去!周六不去要请假,周中有人事查岗,周末有中心查岗。

  春节前报了“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员”,每周日上课到5月上旬考试。5月份开了2个集训班,上午考试结束,下午就去集训班准备,第三个周末又去了深圳学习(周五晚去周日晚回)。

可能你会说“周日你可以休息啊,我们又没让你不休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

我只能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每个人的追求不同,但方向一致,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快乐。

你追求自由自在,让你更快乐

你追求深夜加班,工作让你快乐

你追求下班出去high再回来打个卡

我也追求快乐,同样也追求自我成长。

你可能会说“学那么多有用吗?考那么多证又有什么用?”

我知道自己什么都没有,就像“下雨天没有伞的孩子会奋力奔跑”。

我知道自己情商智商双低,那只能多学习了

我知道不是“证让我变的有价值,是我让证变的有价值”。

我知道自己学会了不大会应用,也清楚“输出是最好的输入”。

所有的这些对于我而言,需要时间去整理,把所有所学融会贯通,一边学一边用,可惜在SN我都做不到,或许这是借口。

本着对自己身体负责的角度,把身体养好,我只好离开。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关于岗位

入司14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大运营体系,都是和一线终端打交道。

华灵路店1.5年:前台 作业岗

最初的店面经验,让我有机会去参加公司培训,让我有机会参与公司SAP上线。

每次说到这里,表姐都会怨恨我一辈子。表姐结婚那天,是上线前的预演,当时的店长WL不同意请假,我傻乎乎,老老实实的在店里,错过了她一辈子最美好,最幸福的时刻。

连锁店管理部8年左右:

培训专员-销售推进专员-培训经理—培训专员,走上管理岗道路。

对接配套岗培训,对接空调品类销售,对接梯队培养。

这时候,成了家有了孩子。

会员: 2- 3年

了解线上的不一样,很多术语头一次听说,强迫自己去学习。

洽谈运营商搞校园活动,让自己主动走出去,犹记得当时部门负责人L经理给我的指标是“半年把一盒名片都发光”。

也是在这个时候,可以双休,有时间自费出去学习,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渺小,能力是那么不堪一击。

培训部  3个月

印象最深的是公司年会,“店长走秀”,定“最牛店长”奖杯,“店王抬轿”。

直营店  1.5年

直营店的一年半让我知道上海还有更远的地方,让我知道毛利率,净利,成本费用,让我知道新员工招聘有多难,让我知道不努力的人还是有的

更让我知道,区域对线下店面的影响。

基础+培训  典型的救火队员

知道了人员流失对团队的影响

了解越来越多的人的心里话却越来越少的和人说。

关于薪水

    进公司14年,岗位级别晋升6级,薪水也水涨船高。从人事专业的角度薪酬体系的标准是

对内公平性,对外有竞争力

1.对内公平吗?

对比入司时间长的老员工而言,我工资算高的。所谓工资高,源于岗位,源于部门,源于级别,源于付出的时间和努力

大家起点差不多,承蒙领导们抬爱,2011年以后工资每年还都有涨,除了今年

对比且不谈刚进公司的校招管培生,对比社招的新员工,我的薪水连高都谈不上,对面的姑娘工作3年,薪水比我少不了多少

2.对外有竞争力吗?

SN号称互联网公司,薪水上确是媲美国企。就我看来两极分化还是比较严重的。想当初直营店的基本工资2800元,扣除五险一金低于上海市最低平均工资。

3.唯一的年终奖

好在每年都有年终奖,年终奖和评议挂钩,对于有数据衡量的人来说,和绩效挂钩;

对于没有数据衡量的人来说,和主观印象挂钩

一年有4个季度,只要有一个季度是“中”,次年的加薪升值就和你无缘了…

关于那些店面

  上海SN现有电器店55家,超市店25家,直营店8家。

55家电器店:

让我对这个城市的中心区域逐渐熟悉,每个门店所在的道路也渐渐清晰。

掐指算来,所有的店都去过至少一遍了,其中N多店去过无数次,增援新店开业,和店里一起发单页做预售…

今年6月前,印象中有3家门店没有去过,恰好有2家在对接的片区内,利用挂靠店机会去过了,还有一家万达店,现在想想筹建期也去过一次,这样算来所有的店都去过了。

25家超市店:分布在上海的次圈

去的不多,印象中去的店屈指可数。

松江是开业增援,泗泾是筹建期间,春申,平型关,长阳和大宁是开业预演

直营店:分布在上海的最外圈

松江,浦东,崇明,青浦,南汇都去过,一个店需要一天,路上时间长,车还特别少。去的最少的是嘉定区域的。

第一家去的是滴水湖,16号线做到底再坐公交。印象最深的是泥城,3部地铁下来再坐1.5小时公交…

不过现在从52家运营到只剩8家了,大多分布在松江。

跑店让对上海的道路更熟悉!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经历了世界500强的14年,经历了从14家店—100家店—54家店—80店…

  经历O2O转型,经历了多次公司变革,经历了多家店面的新开重装。

    在SN有辛勤的汗水,有委屈的泪水,有欢笑,也有伤感…

    在这里见过凌晨3点的新开店,见过半夜施工的重装店。经历过无数次的年度总结,无数次凌晨修改PPT…

    在这里有我熟悉的面孔和姓名,大部分店面的人员信息都储存在我脑子里,所谓的“记性好”无非仅在SN有点儿用武之地…

  人都说“胜者为王”,在SN应该是“剩者为王”,我算是名副其实的“剩斗士”,每年部门的新同事接连跳槽,工资都比我高。从来不敢或有勇气迈出这一步。

  我知道这个决定对于我而言有可能“后悔一辈子”,我同样清楚不做这个决定有可能“一辈子后悔”。

    我知道以我的能力和性格是“出去找死”,因为个性耿直,能力没有竞争力。我更清楚的知道若选择仍在SN是“等死”。

  可能说的有些严重了,但年龄在此,或者说即使你想一辈子在此,恐怕也不是自己说了算吧?曾记得有个小伙伴和我说“找死还有生的机会,等死的结局只能是死”

  虽然整个青春均在此,但感谢自己有勇气离开,感谢自己勇于与青春和解。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纠结,就这样,做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