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是中秋节,天气晴好!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中秋的起源,说法较多。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第二种说法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当然作为中秋月圆的自然现象,被古代文人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尤其是团团圆圆的含义,因此家人团圆团聚,是中秋节的主要内容了!确实也如此,当下社会,为生计、为事业,多少人远离父母、子女,在异乡独自奔波,在中秋佳节时候,也很难与亲人团聚。几千万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便是当下比较大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各级政府与社会组织纷纷使出各种办法,但实际上收效还是很小。因为无法解决经济问题,相关的配套制度也不完善,该出去的还得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