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儿童事故盘点:这5大安全隐患最威胁孩子生命!

夏季儿童事故盘点:这5大安全隐患最威胁孩子生命!

1

"我的宝宝,再也回不来了......"

一个男人倒在地下,抱着桌子腿儿放声痛哭。

宝宝叫诗诗,是个可爱的女孩,眼睛水灵灵的,画画也好看,乖巧懂事,特别讨人喜欢。

6月2日下午,诗诗在楼下小区玩耍时,不小心碰到了一根钢管柱子,触电倒地,两天后抢救无效身亡。

她才4岁,生命也永远停留在了4岁

据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调查

在我国,平均每年有20多万名0-14岁的孩子意外丧命,每天有500多名儿童遭受生命危机,且一直呈上升趋势。

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儿童死亡的头号杀手,夏季尤其是伤害高发季。

一起来看看到底是哪些隐患在威胁孩子的生命——

溺亡

今年,教育部连发两道紧急预警文件,强调的都是一个主题:高度重视孩子玩水安全!

这并不难理解,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溺水报告》显示:

全球每小时有40多人因溺水失去生命,每年溺亡人数约37.2万人。而在我国,每年有5.9万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95%以上。

另一项《儿童意外伤害报告》也提到,在0-14岁儿童的意外伤害中,溺亡占了50%,时间主要集中在6-8月。


溺水现象频频发生,有很多甚至发生在家长眼皮子底下!

很多人不理解:距离这么近,孩子为什么不呼救?

这是一个女孩溺亡的真实过程,悄无声息。

事实上,孩子因为呛水缺氧,直直地立在水中,根本无法呼吸,更不要说大声呼救了。

也就是说,溺水的真相,是在水中站着死去!

黄金救援时间只有5分钟!

一旦超出这个时间,就算能抢救回来,孩子也会因为缺氧造成大脑的永久性损伤,甚至脑死亡。

救护过程中,不要使劲拍打孩子,也不要倒挂起来控水!这样容易引发呕吐,堵塞器官,造成脑部严重缺氧,在孩子没有呼吸心跳的情况下,更浪费宝贵的救援时间。

安全问题,预防永远是第一位。我们应该这样做:

  • 掌握孩子动向,知道他去哪里、干什么、和谁一起、什么时候回来;

  • 不让孩子在没有大人陪护的情况下去野外、水库等危险水域玩水;


  • 不带孩子去没有救援人员、安全设备不完善的泳池游泳;

  • 告诉孩子下水前先热身,不允许在水里打闹嬉戏。

车内窒息

据媒体统计,从2006年到2017年,仅公开报道的,我国至少发生25起儿童被遗忘在车内事件,造成至少20名孩子死亡。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就我所知道的,今年短短两个月,已经发生了3起儿童车内窒息事件:

5月30日,4岁的周周被遗忘在车内5小时后,抢救无效离世。

5月23日,3岁女童被遗忘在车内7小时,失去生命特征。

4月8日,4岁的琪琪被遗忘在车内近10小时后,窒息身亡。

我们都知道,车内空间狭小,密封良好,新鲜空气难以进入。再加上夏天温度高,阳光直射之下,车内迅速升温。

在这样酷热、缺氧的环境呆久了,很容易出现中暑、热射病、甚至死亡现象。

有人做过实验,只要密闭一小时,车内的温度迅速升温到50℃以上。

在室外温度36℃的情况下,将一个巧克力娃娃放在内,仅15分钟就融化的面目全非。

不要觉得意外离你家孩子很遥远,也不要高估你自己的记忆力。

如果你会忘记拿手机,那么某一天,也很有可能会忘记自己的孩子。

极端记忆缺失会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尤其是在分心的情况下。

也许是突然接到一个重要电话,也许正好在跟别人谈事情,也许脑子里在想着其他,一个疏忽,就会把孩子遗忘。

为了减少惨剧发生的可能,全球儿童安全组织提出了ACT原则忠告:

ACT原则

A(Avoid)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避免把孩子单独放在车内。

C(Create)

设置一些特殊提醒,比如在后座的孩子身边放上文件袋、钱包、钥匙、甚至是不睬刹车的那只脚的鞋,这样到达目的地后,下车取东西时就会想起来还有孩子。

T(Take Action)

如果看到有孩子单独被留在车内,别犹豫,立马打电话。

告诉孩子,万一被困在了车内,可以通过这样操作引起别人注意,也可以用安全锤敲碎玻璃逃生。

喷泉事故

夏天,各地喷泉和景观池陆续开放,不少孩子把音乐喷泉当作“水上乐园”,往里面一站,透心凉心飞扬~

小命也容易凉凉.....

部分家长也没把喷泉旁边的示警当回事儿,觉得就是个水池子,应该没什么危险。

我想说:你们对喷泉的力量一无所知!

去年某小区一个暑假先后有3名孩子因为喷泉漏电丧命,而在全国范围内,这样的事故共计300起!

另外,喷泉工作时爆发的巨大冲击力,也威胁着孩子的生命安全。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将10斤重的西瓜放在喷泉泉眼处,喷泉开启的瞬间,西瓜被冲上3米高空。

再把实验对象换成一块46斤的铁板,铁板上放一个石膏人,加起来差不多是一个孩子的重量,1秒钟,石膏人上天,铁板也被冲到了顶端。

低压喷泉的水压平均在1-2公斤,喷射高度可达3-4米;而高压喷泉水压平均在10-15公斤,喷射高度甚至能达到50-60米。

再加上喷泉水是循环利用的,水质差,细菌滋生,孩子抵抗力又差,接触多了容易生病。在里面打闹的时候,一不小心还会滑倒摔伤。

家长们要提醒孩子,喷泉不是游乐场,不要去里面玩闹戏水,以免发生意外发生。

被狗咬伤

世界范围内,每年有上千万人被狗咬伤,5.9万人因狂犬病,其中,儿童受害者占绝大多数,尤其是中大儿童。

成年人相比,儿童个头较小,颈部和头部被咬伤的风险更高。

再加上他们对动物接触了解的少,好奇心重,也没有安全防范意识,稍不注意冒犯了狗子,就会给自己招致危险。

5月以来,平均每天都有二十几个孩子来接种狂犬疫苗,有的孩子面部撕扯严重,缝合了16针,愈合以后疤痕也很难消除。

  • 别人家的狗狗不要随便摸,尤其是在没有询问主人的情况下;

  • 不打扰睡觉中的狗狗,不用石子儿或者树枝逗它们玩耍;

  • 遇到陌生的狗狗,别盯着对方的眼睛瞧,这会让它感受到威胁;


要知道,狂犬病的致死率可是100%!

夏天温度高,户外“烙铁”无处不在,孩子皮肤又比较娇嫩,好奇心又重,这儿摸一下,那儿碰一下,很容易就会被烫伤。


景观灯开启5分钟,表面温度就已经达到了70℃以上,内部温度更是飙升到了100℃以上;

地灯更严重,温度可以达到196.7℃。

而人体正常温度在37℃左右,能接受的温度是45℃以下,一旦超出这个阈值,就会发生烫伤危险。

除了景观灯/地灯,还应该警惕:

金属滑梯、健身器材、汽车排气管、金属门把手、空调外机、石凳、垃圾桶......

这些设备在高温的加持下,脾气火爆,很容易冲孩子下手,家长一定要提醒孩子多多注意,只可远观,不要乱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孤独时,才发现,能够拥抱的人沒有! 委屈时,才发现,能够诉苦的人沒有! 无助时,才发现,能够握手的人没有! 失眠时...
    米兰朵阅读 1,560评论 0 0
  • 上周与同学们的同题作文赛,没有来得及与大家分享,现在终于抽出一点儿时间了。 上课铃响了,首先主动分享习作的是肖立峰...
    石榴slr阅读 4,134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