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以前只是知道三伏天就是天气炎热的时候。
出于好奇,就想知道,伏天何以叫伏天?而伏又是代表什么的意思呢?
带着这种想法,我就去查了下资料。资料显示:伏天,是表示一年夏天当中最闷热、潮湿的时段。而这个时段,一般在农历的小暑和处暑之间,即每年的7月中旬到八月中下旬之间。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伏,三伏即初伏,中伏和未伏。一伏代表十天,因中伏的时间有长有短,长的二十天,短的十天。所以就出现了三伏有时是三十天,有时是四十天的现象。
为什么热天叫伏天呢?这是因为,夏天里,因为太阳光的照射,使得地底的阴气受阳气所迫,而藏于地下,这就是伏。
如此,也就知道伏天的来历。
既然知道了三伏,那么三九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九是奇数,又是最大。在易经里代表阳,在冬天,因为寒冷的缘故,阳气藏于地下。冬至后,天气变得越来越冷,到三九阶段基本是最冷的时候了。这时,也是阳气开始由地下向上逐渐上升的过程。冬天里,一九代表九天,整个冬天又是由九个九组成。三九、四九又是冬天里最冷的阶段。只有到了九九末时,才是春暖花开,万紫千红的时候了。
无论三九还是三伏,它们都是自然界里的一种普遍规律,在这个规律面前,人们又是必然地去适应它和遵从它。如此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通过对三伏和三九的学习,明白了世间任何时候事物都有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
相信在以后的人生里,在遇到一些人和事时,能够多动脑筋,找出其中的规律性,从而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