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058 2016-6-2
更重要的事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S点评: 我的问题是,你的“认为”是不是靠谱的?
思路:
最初想到的是“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想到几个例子,但是没有想出整个框架;只是例子,无法撑起一篇文章的架构
但写着写着,灵感就来了,然后边写边调整。就像是在玩拼图游戏。
于是,这篇文章的架构,就在我写完最后一段的时候,才逐渐清晰。
那些心智模式挖的坑
我在2014年底加入成长会的时候,列出的年度目标是“改变心智模式”。
那时候的我,刚刚意识到“心智模式”的存在,而且真真切切感受到被自己的模式局限了——因为,我看到那些牛人思考问题的方式,跟我完全不同。比如我就一直认为“早起睡不醒”、“跑步伤膝盖”。
但是,我希望用半年或者更少的时间,来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则是过于乐观了。
那些心智模式挖的坑,比我想象的还深。
被植入的信念
电影《盗梦空间》里介绍了一个观点:植入信念。
主角们通过梦境,进入目标人物的潜意识,将一个观点植入进去;然后,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观点,会像滚雪球似的不断放大,最后成为那个人坚守一生的信念。
比如,我在你的潜意识里植入了一个观点:“世界很危险。”那么,你可能终其一生都缺乏安全感。
莱昂纳多在电影中说:植入信念,我只试过一次,太可怕了。
信念的渗透:鸣镝弑父
匈奴的冒顿单于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军事家。
据说,他的父亲曾经想立另一个妃子的儿子做单于,冒顿就默默地训练自己的士兵。冒顿制造了一种响箭,对部下说:“响箭射哪里,你们就得射哪里!”
第一次,他射击鸟兽,大家都跟着射;
第二次,冒顿射击自己的良马,有不敢射击的,冒顿立即杀了他们
第三次,冒顿用响箭射自己的心爱的妻子,那些不敢射击的,又被冒顿杀了。
最后,当冒顿把箭指向自己父王的时候,没有人再犹豫了。
信念围成的墙——心智模式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式,那是我们的知识、见解和经验围成的一道墙。这堵墙的周长,就是我们“格局”的范围。
我最喜欢的一篇关于《盗梦空间》的影评,是我的PS启蒙老师——李涛写的。
他说:我们的潜意识被植入了太多的信念;正是这些信念逐渐成为我们的心智模式,渗透到我们思考的方方面面。
如何打破心智模式?
首先,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也许这是老生常谈,但真正要做到“换位思考”,却是要经历“拆墙”的阵痛。
比如我一直对西藏人有一种偏见。看到电视上、网上一些负面新闻,觉得藏族人都很迷信、暴力而且不洗澡;当我真正去过少数民族的家里、跟几位藏族人有过接触之后,才发现自己的思维,是多么的狭隘。
我开始喜欢西藏了。
其次,通过书籍、通过交流、通过网络和旅行,不断学习、接触新东西、新思维,从而提高自己的格局。
为什么鸡汤文千篇一律、仍然那么多人爱看?因为,如果我们几年来反复被一篇鸡汤文感动,说明这段时间,我们并没有进步。
最后,行动,行动,还是行动。
植入积极的信念
我是2014年底加入成长会的,快两年了。这段时间以来,我被“植入”的信念有好几个:
为自己投资
为学习付费
伸手党可耻
持续行动
......
这些信念都是正确的吗?
我一度怀疑过。比如,看到朋友买车买房,我心里就痒痒:如果我省下买书、买教程和考文凭的钱,那该有多少了啊!
后来,当我看到朋友为了还车贷房贷,打点滴还坚持上班的时候,我觉得我的选择是正确的——不是因为他打点滴这件事让我幸灾乐祸,而是:我的未来,比他更多可能。
在那篇《盗梦空间》的影评中,李涛老师提到自己曾经想环游世界的想法,却因为各种偏见的原因,没有成行。
最后,他说:“孩子们,趁着年轻有想法就快去实现吧,不要让别人把想法植入到你们的生活里。好好问问自己,你以为你真的是按照你的喜好在成长和做事吗?”
宇枫
20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