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舒适区
改变为什么那么难,因为每个人的心理都有心理舒适区,如果想改变自己,就要了解它的运行原理,并找到自己的心理舒适区,这是改变的前提。
所谓的心理舒适区不一定是舒服感觉,通过改变熟悉的环境也不一定就能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心理舒适区的本质是熟悉的应对方式所带来的控制感,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安全感。正是对控制感的渴求,让我们难以改变。它是长期形成的心理习惯。
举例:觉得自己配不上幸福或者某种荣誉也是一种心理舒适区,完整的表述应该是通过告诉自己“配不上”来回避可能的失望或被拒绝的焦虑。这种预期就会真地使你做的不够好,使你不幸福。一个人最不幸的也许不是过往的和现在的经历给自己带来的不幸,而是自己选择放弃了追求幸福的权力,而事实可能是只要你努力一点点生活就会有转机。
心理舒适区最特别的地方就是我们会用自己的应对方式去建构生活,而不是根据生活选择一种合适的应对方式。这也是很多悲剧的来源,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不能突破自己恶性循环的原因。
学会爱自己
想要改变自己和他人时,时常伴有两种心态:责备和爱,只有后者才能驱动潜意识那头大象行动起来,无论是对他人还是自己都是一样的。真心地对他人好一点,对自己好一点。生活的改变才会因人的改变而被启动。
关于风险
投资理财中的风险教育常被人忽视,但最为重要。
简述如下: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决定风险大小的不是概率的大小而是你的赌注大小,决定你抗风险能力的是你的赌本的多少。
赌注越大越容易变傻,越穷的人越越容易下重注,所以要增加自己场外的赚钱的技能。
要控制好自己的仓位,因为仓位决定风险大小和抵抗风险的能力的强弱。
最后永远不要ALL IN 因为那相当于把风险最大化,把抗风险能力降低为零。
转换焦点
也许很多人刚开始都没有意识到创办一个好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一种创业,有它的商业价值,即使意识到了,大多数人也不知道如何让这种趋势为我所用,但是可能你没有想到,其实就是这种“为我所用的”想法阻碍了你,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在大趋势中去做什么最划算,否则你就会被淘汰。
转换焦点是一个锋利的方法论,它可以替代格局这个模糊的概念,在对待自信的问题上,在对待未来的趋势的问题上,我们都可以用到这个锋利的方法论。
源于: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课》 和《七年就是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