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让唐克雷德想起几年前的一次经历。
他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当时年龄在八到十二岁之间。他和一帮朋友谈起大家共同关注的给孩子零花钱的问题。
有些朋友会按月或者按周固定给一笔钱。这些钱用来支付休闲和娱乐活动,有时候也用来买文具和支付交通费,但是不包括衣物,除非是一些毫无必要或太过昂贵的衣物。
另一些朋友更愿意为孩子所做的家务付费。最常想到的两个例子是
修剪草坪和洗车,不过,因为大多数人都住在大城市里,所以还能
想到为奶奶跑腿买点东西或者遛遛狗之类——除非宠物是孩子自己
的。
还有一对父母是为成绩付费的:每高出平均分1分1就给多少奖励。朋友们满口说的都是责任、金钱的价值和工作的价值。
唐克雷德却反驳说这会滋生讨价还价和无理取闹。他问朋友:那么0.75
分算多少钱?打扫房间所得的报酬是不是等于给长辈送药的报酬?
但是后者则是可以跟喜欢的朋友一起散步就能顺路完成的。
对他本人来说,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他家里准备了一个装着钱的盒子,
每个人需要多少钱就从里面拿。
这激起了公愤。“当然了,你有的是钱……”唐克雷德并不比其他人更有钱,但是作为一个商人,他可以不带情绪地处置硬币和钞票。尽管他和妻子给大家解释说他们这样的做法能够建立信任感,却没人能够理解。
在场的一位母亲目光凌厉,脱口而出:"你应该感到羞耻!” 一段友谊就此告终。
在从表弟的眼中察觉到同样的目光之后,唐克雷德明白了,打破金钱的禁忌可能会引发仇恨。
他是唯一一个敢于提醒小气鬼表弟拿钱出来的人,正如他和妻子也是唯一没有专门设立仪式去为子女生活所需发放钞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