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好久不见,快速拉拢距离
你好啊,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寒暄。
寒暄的本意指冷暖。白居易《桐花》一诗中有:“地气反寒暄,天时倒生杀”。后来被引申为短暂问候或“应酬话”的意思。
寒暄本是自然而然的事,“你好啊”“从哪儿来?”“最近忙什么呢?”“你看起来气色不错呀”……这些难道不是人们天生就会说的话吗?
可后来我意识到,如果把寒暄的时间缩短到30秒,它的难度可就大了。
和领导同乘一部电梯时,和同事一起走出公司大门时,卫生间里一起洗手照镜子时,停车场遇见同来取车的朋友时,商场里偶遇熟人时……仔细想想,这些短暂的相会,也就是二三十秒的样子,匆匆遇见,简单干脆地聊上几句,又匆匆道别。可正是因为匆匆,那种“张口就来的话题”变得很难寻觅,情急之下要么说些没头没脑的话,要么干脆低头看手机假装没看见。就好像自我介绍人人都会,可是如果加一个时间限制,必须在1分钟甚至30秒内把自己介绍清楚,就会让人抓狂。
我做记者时,常常要在正式采访前跟对方寒暄几句。除了“你好”、“我是某某台记者”以及说明采访来意之后,往往会这样开启一段寒暄:
采访房地产开发商,我会说:“张总,最近房价简直疯了,你们能别再涨价了嘛,哈哈”。
张总:“我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呀,你也知道,现在地价都比房价高了。”
我说:“说到地价,上周某某区拍的那块地,有那么好吗?那么多开发商都抢……”
采访政府部门的官员,我会说:“刘主任,上次大会上您的发言我仔细听了,觉得有很多观点非常棒,以后这方面的话题,看来可以经常请您来谈。”
刘主任:“噢,是嘛?我这边还有很多京津冀一体化方面的资料,感兴趣的话跟我说。”
我接着说:“那太荣幸了!对了刘主任,说到京津冀一体化,您觉得……”
采访火车站的旅客:“车站这么多人排队,抱着孩子很辛苦吧?”
旅客:“肯定啊,排了十几分钟了,那边安检得太慢了,多开几个口就好了。”
我赶紧说:“对啊,再多开几个口就好了,这个包我来帮你拿吧……对了,铁路最近出了一个新规定,关于退票费的,你注意到了吗?……”
虽然说以上问话都是目的性较强的寒暄,不过从中至少可以发现一件事,就是想要让对方跟你对话,就必须努力找到让对方立刻有兴趣的话题,或者跟这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话题。所谓利益,并不仅指钱财,还包含了人们在乎的一系列事。比如:心情、荣誉感、被赞美被肯定的价值感、被理解的需要、舒适度、便利性、更好的机会、更优化的建议等等。
当我们把这些“利益攸关的事”转换成一些轻松话题时,寒暄自然变得简单了。我试着提炼出四种导向的寒暄方式:
(1)兴趣导向
“怎么,没吃早饭啊?”
“是啊,起晚了。”
“昨晚熬夜看球了吧?”
“哎,别提了,我的意大利啊,又输了。”
“对了,你说起足球,下个月鸟巢有皇马的邀请赛你知道吗?”
……
(2)赞美导向
“张总早,您出去开会?”
“对,见个客户。”
“您这条领带很帅啊,老婆给买的吧?”
“哈哈,对,都好几年了。”
“看上去跟新的一样。噢张总,公司年会时间最后定了吗?今年大家可都盼着您的歌声呢,唱功那么好。”
……
(3)建议导向
“咦,这么巧,你也在这儿逛着呢?”
“家里来了亲戚,想找个地方吃饭。”
“6楼新开了一家川菜馆,我们上周刚吃过,很不错。”
“是嘛,那行啊,我们也去试试。”
……
(4)理解导向
“看你朋友圈上周是不是搬家了,怎么样搬完了吗?”
“搬是搬完了,生一肚子气。”
“怎么啦?”
“房东非说我搬家把地板搞花了,扣了一部分押金。”
“啊?还有这种事,太欺负人了吧,不能就这么算了呀!”
“哎,我也不想跟他掰扯了,就这样吧。”
“确实挺过分的,不过我以前的房东比这个过分10倍。”
……
这里只列举出了四种导向的寒暄,其实只要留心观察和刻意训练,我们可以总结出各式各样的寒暄法,以应对不同场合的需要。不过30秒钟寒暄要注意几件事:
①寒暄就是寒暄,无须给一件事下结论,可在任何时候结束,不必有负担;
②最好不掺杂过多个人好恶或价值判断,否则容易给人留下不舒服的感觉;
③保持话题边界,不涉及隐私,不过分关心对方生活,更不宜谈论其他熟人的流言蜚语;
④常面带微笑、语气随和,始终让寒暄处在轻松氛围中。
凡经历过短暂寒暄的人都清楚,想要在某个临时情景中迅速找出恰当的话题,确实很不容易。那么该怎么提高这种能力呢?
①注意观察。
服饰、鞋帽、发型、手中的物品……任何细节都能成为话题;
②切口要小,话题宜具体。
最好不要一上来就问开放式问题,比如“最近怎么样啊工作忙吗”之类的,一般情况下,对方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只好说“还行”、“还好”,这时话题就很难再继续下去了;
③要占据主动,这一点非常重要。
占据主动意味着主动开口寒暄,占据话题优势,进而把话题引导到自己有所准备的内容上,避免措手不及;
④搜集一些有意思的话题。
平时上网浏览就是搜集寒暄话题的好时机,把感兴趣的话题或新闻随手记下来,下一次指不定在什么短暂相遇的场合就能用上;影视剧里也有许多寒暄的对白,觉得精彩的也可以记下来。
必须承认,面对初次见面的人也能放松闲聊是种了不起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出知识面广、表达能力强、反应快,还给人从容自信、值得信赖的印象。在职场上,具备短暂寒暄能力的人向来更有职业发展的优势。
我身边就有一个鲜活的例子。这位同事原来也是记者,他除了在外面独当一面,在单位更是如鱼得水,不论任何场合遇见任何同事或领导,他都能迅速进入“轻松而专心寒暄”的状态,短短几秒钟就可以让对方轻松地笑出声来。后来,他只用了四年时间就从一名普通记者变身为某部门副主任。
寒暄能力未必能与晋升机会直接划等号,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寒暄能力强的人,能获得更多被周围人了解的机会,一个人被了解的越多(特别是优点)获得的机会也就更多,这是毋庸置疑的。
短暂寒暄,不仅为了打破沉默避免尴尬,更是人际交往的关键,因为三言两语中透着真性情,藏着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