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个题目里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随笔的意义、写作内容的选择、写作的频率,也是最近在简书中看到很多文友都在谈论的问题,这三个问题在末学看来涉及到一些写作本质与目的的思考,我本人也是后进,不敢高谈阔论,但也有些自己的想法,想与大家交流,如有不周之处也请海涵。
一、 随笔的意义
我查阅了一些资料,给出的随笔的定义各有侧重,一般意义上都说是一种散文题材,特点是随意性,篇幅没有限制。
所以对于随笔,主要是看创作者抱有什么样的初衷与期待,以此来定位,随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途,这样就不会迷失。
昨天看到有个文友,说想要弃更,坚持不下去了,已经日更200多天了。还有一个文友说,找不到日更的意义,很迷茫,甚至不知道写什么,每天就是在凑字数。
首先,虽然很多人都说,写作就是要坚持一直写下去,但我更喜欢把它改成写作就是要一直期待下去。坚持本身就是受到压迫后,一种被动的反馈。而期待却是一种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是对未来的向往,是对美好的追逐与热爱。所以当简书的连续日更成为一种压力,或者那个徽章作为日更的动力的时候,我们也失去了挖掘写作的热情,写作二字便变得索然无味,但又弃之惋惜。所以写作不应该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我却并不否认写作的过程中,可能因为一个情节,甚至是一个用词,需要苦苦思索,甚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这样的过程更多的是一种积淀,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就像在沉静寂寞的山谷中,我们坐在崖畔,等风来。
其次,就是如何看待随笔。有时候,我会去思考我记录随笔的意义是什么,这点非常重要。有的人说,写作就是要从第一个字开始,但我认为弄清楚意义可能更重要。弄清楚意义,可以让随笔更好的和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有的人把随笔当成一种日记的习惯,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那就不需要太多的要求,很多年后,这些都是最为珍贵的回忆。也有的人把随笔当成一种情绪的宣泄口,毕竟现实中很少有机会可以不顾后果讲话,而在文字中可以尽情吐露生活中的无奈和心酸,那就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伏在桌前,让情感肆意流淌。而有些人是抱有期待的,他们期待通过随笔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无论是行文逻辑还是遣词造句,都渴望在个过程中提升,甚至写的文字未来可以在某些平台或者纸媒上发表,来证明自己写作的意义所在,那在平时就要用心付出,多思考,多修改,多积累。如此便不再迷茫,一路前行。
2022年1月17日 晴间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