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一家日本料理店吃东西,坐在榻榻米的小桌上,突然播放东京爱情故事的主题曲。突然间对料理店倍增好感。增几何时,视看过这部并喜欢这个电视剧的人位知己。在济南漂泊的日子,曾经把这首歌设为闹铃,叫自己起床。每次听到就会热血沸腾,比其他闹铃都好使。
最近开始入坑圆桌派,有一期讲到演员的表演,何冰说哭其实不代表了演技,只要你找准技巧,流泪很容易,不需要牵动情绪,只需要找到生理位置。我今天似乎明白些,为了让自己午睡后精神点找了这首歌来听,一开始找不到原声,只有现场版。后来找到了随便翻看了几条评论,泪就无声的流下来了,如果我让自己沉浸其中,泪就不断流。还记得当年即将毕业和同位要分开的那段时间,电视机里正在播放东爱,不管家人的眼光,我就一直在无声的流泪哭泣。到现在就像是身体的记忆,或是条件反射,只要听到这首歌,就会激动,心理的底色不再是剧情里替莉香的可惜和心疼,不是悲伤于两人的分开,不是缅怀自己的失败的单恋。而是仅仅的一种激动的底色,在临近40岁的当口,看淡情绪和各种感情和事事,就像心静如水,偶尔泛起的涟漪;与过去时光的一丝纠缠,一面窥视旧日的平行宇宙的窗;一抹白墙上孩子的旧时涂鸦;让我唯一愿意把时间浪费在其中不产生绩效的奢侈品。这层情感自从嫁人,再没有一起品味的知己。
只有这时候我才感受的到对于学习艺术的人,虽然多数时候不以为意,但是还是心生羡慕。
跟桃子老师学习水彩画已经半年有余,为什么学画画的原因大概也有这层,不想被那么羡慕一直勾心。但是即使学了,有些东西可能还是没有办法实现。随同像逝去的青春,在最想做某件事的时候没有办法做,就再也补不回来了。
听歌的当下,谁也不想理,想把自己包裹在自我空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