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桐桐妈的第5篇原创文章
作者:桐桐妈(房欲飞)| 教育学博士后,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现供职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上海百佳阅读推广人,育儿专栏作家。上刊文章500余篇,著有《读出一个好宝贝》《爱出一个好宝贝》(修订版)等。
图片:来自网络,感恩分享的网友
期末考试结束几天了,这几天,女儿桐桐除了早晨起的比平时晚之后,除了必要的外出基本都在保持学习状态。昨天问她:你喜欢看电视、玩游戏还是学习?说都喜欢。再问:如果让你选择其中一样,你会选择什么?想了想说,还是学习更充实。
相信这样的回答也是她的真实体验,因为每天看她忙忙碌碌的时候,总有满足和兴奋写在脸上。她在自己喜马拉雅的小电台里说,希望做个有价值的人,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很多朋友看到桐桐假期的学习动力还这么足,问我有什么引导方法,趁机总结了一下近年来帮她保持学习状态的一些设置,感觉有如下几个小体会。
一、正确对待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假期尤其要慎重
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影响不仅仅在视力、大脑结构等方面,更可怕的是这些东西都属于高强度刺激,很容易让孩子习惯了这种刺激后渐渐提高“感觉阈限”,久而久之书本等低刺激的东西就难以唤起她的兴趣了,专注力自然大打折扣,就像一些专家指出的,“要想毁掉一个孩子,给她一部手机就够了”。
所以,我是非常反对给孩子看电视、玩手机的,不仅家里没有电视,也没给她配手机,尽量不给她找喜欢玩手机、看电视的同伴,反过来还设计了很多高质量的亲子共处时光丰富她的生活,即使外出吃饭等待就餐的时候,我们也都是拿出书本而不是手机。因为不无聊,有更多美好的生命体验,她对手机、电视并没有明显的偏好,有时候春游秋游让她带个手机方便联系,她都嫌麻烦。
有的家长会说,假期了,让孩子玩玩这些东西嘛。非常遗憾的是,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很多在假期拿到电子产品而上瘾的孩子,到了开学都很难收心,有的甚至引发了持久的亲子冲突。所以,即使是假期,我也不会给孩子一部手机任她玩。可能看起来不大人道,但我相信,孩子成年之前,给她绝对的自由并不是爱,因为孩子还没有判断长远行为后果的能力,如果家长不帮孩子的行为设置界限,不排除孩子的长远发展结果会因此受伤。
但身处电子时代,完全不接触这些东西也是不正常的,尤其是手机、电脑,我也不能无视这一点,偶尔跟小伙伴在一起时凑过去看看,只要频率不会太高,我也不会禁止,但我会尽量避免安排她跟这样的小伙伴在一起活动。很多人都会跟我说,你不让孩子看电视玩游戏,孩子跟同伴会没有共同语言的。说实在我真没看到过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我自己观察下来,也没有发现她因为不大弄这些东西就跟同学格格不入了,相反,她是个人缘不错的孩子。
然而,手机、电脑是有用的,可以给学习和是生活带来很多便利,我平时也在用这些东西听课写东西,这方面我不禁止她,还给她报了一些网课,她自己也在上面更新小电台之类的。好在几年来她接触电子产品到现在,基本上用完就关机或放在一边,并没有因为可以随时拿到手机、电脑而在上面打游戏之类的,他们有班级群,她也基本没上过。因为她从手机、电脑中体验到的,都是对工作、学习的帮助,看到我用的,也都是手机、电脑的正向功能。相信久而久之,她会明白,手机、电脑只是一个工具,辅助生活和学习的工具。
二、提供多元、有趣的学习形式,更有助于保持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相对假期学期间孩子每天中规中矩的上课,假期里的学习,少了老师的督促和制度化安排,孩子在家松懈了也是难免的,但假期是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其他小朋友都在学的时候,止步不前就是退步,如果不想给孩子报辅导班,家长就得想其他办法保持孩子的学习状态。
这方面我的做法是尽量提供轻松有趣的学习形式,主要包括:
其一,鼓励她阅读,假期是海量阅读的好时机,阅读可能不会马上带来成绩的提高,但从长远来说,可以给孩子发展的后劲。当然,学期间也不能放松阅读。学期间我用来帮她保持阅读的方式是提供很多杂志、薄薄的英文绘本,见缝插针碎片化阅读。假期里有时间了,就提供一些她喜欢的书给她,中英文都有,因为她随时都能拿到喜欢的书,于时候还有打卡、阅读比赛,阅读发生的概率也就大了许多。我统计了一下,从1.1日到现在,15天的时间,她已经阅读了19本(套)书。
其二,小单位的碎片化学习,没有压力,又可以积少成多。这方面我们采用的方式是每日一句、每日一段、每日描红一页打卡、每日一首诗词打卡、每日一本小英文绘本打卡、外教课等。
其三,作为背景音的学习。我给她购买了一些音频,比如讲唐诗宋词的,有时候我们做其他事情时,就播放了当背景音,因为讲的都很好,她经常欲罢不能,经常在做其他事情时主动让我播放。
其四,支持她做小电台。她在喜马拉雅上有个小电台,她在上面朗读中文、英文读物,自己写的东西有时候也读上去,我算了算,各种朗读加起来,每天也得有半小时左右的时间。而朗读这种阅读形式,对于孩子的专注力、记忆效果、精读、语感等都很有好处,无形中小电台也帮她保持了朗读的习惯。
三、同伴学习,让孩子的学习其乐融融,彼此激励和陪伴
最近,在一个朋友的邀请及另外两个朋友的支持下,我们参加了一个周末学习小组,就是每周日把四个孩子集合到一起学习,一个朋友教他们语文,帮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桐桐带大家学英语,偶尔孩子在一起上节网课,因为都是年龄相仿的,既有共同语言,又可以相互激励,学完之后,另外两个朋友就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大家一起边吃边聊,很开心。
除了线下一起学习外,平时几个孩子也会在群里打卡,因为相互激励,都不愿意落后,基本日常也保持了碎片化的“同学”。
假期了,大家不妨也尝试这个办法。但值得注意的是最好找那些学习习惯比较好、不玩电子产品的伙伴,否则接受的就是负面影响了。
总之,假期是放松的好时光,却不意味着应让孩子完全放下学习,要玩,要运动,但学习习惯也要保持,正所谓“且玩且学,边走边看”,否则,只是让孩子玩过一个假期的话,开学收心会很麻烦。但假期的学习,未必是中规中矩的,可以形式更多样,内容更有趣,能够滋养孩子的成就感。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过一个健康、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