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伟大革命精神,缅怀冀鲁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增强爱国情怀,2024年1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赓续华夏梦想,拓宽时代原野”实践队来到了位于金丝小枣之乡--乐陵的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通过游览记录的方式一窥冀鲁边区的伟大革命历史。
今天人们安居乐业的家园,昔日曾是血火交织的战场。乐陵是当年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而冀鲁边区则是八路军挺进山东最早建立的抗日根据地。从硝烟战火中走来,这座鲁北小城的“红”,不仅有枣子如漆似画般的色泽,更有军民敢为人先、大爱为国、不屈不挠、团结奉献的革命精神与文化底蕴。
走进位于乐陵市朱集镇的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只见高大牌坊上书写着“枣乡红韵”,迎门的巨石上镌刻着徐向前元帅题写的“艰苦奋战的冀鲁边”。广场中央的雕塑上,持枪挥刀冲锋的战士身后,紧跟着推车运送弹药物资的民夫和挎篮送饭的妇女,无声诉说着军民团结、齐心抗战的革命往事。千余名在革命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安息在这座纪念园。苍虬的枣树与方正的墓碑,行列分明,犹如集结出征的队伍。扎根在此的枣树枝叶繁茂,一如革命志士在炮火硝烟中不屈不挠的战斗姿态。
实践队队员拾级步入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去感受那段峥嵘岁月。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壁上的铜质浮雕,生动展现着在这块热土上发生的革命故事。浮雕前,是巨大的“忠诚”二字。对于冀鲁边区军民来说,“忠诚”是铁血淬炼的精神底色。
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幅幅历史资料图片,诉说着冀鲁边区军民的奋斗与牺牲。1940年,日寇命令大汉奸王保俊带着300多名“皇协军”窜来大孙村,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孙惨案。面对敌人疯狂的“扫荡”、屠杀,冀鲁边区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
冀鲁边区地处平原,没有高山林海作为地理上的依靠屏障。然而,人民群众就是最大的靠山。艰苦的抗战岁月里,是无数革命烈士牺牲自己,造福他人。以一个人的名字命名一个县是党和人民给予的最高荣誉,在这里,队员们了解到烈士英名被命名为县名的五位烈士分别是杨靖远、马振华、杨忠、吴匡五、黄骅。他们以血肉之躯铸就革命胜利,以自己的牺牲换来万家安宁,他们的英名值得永远被人们铭记。
不仅如此,队员们从来往的游客和讲解员口中也得知了常大娘一家的感人事迹。常大娘本名刘相会,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七七”事变后,枣乡大地——乐陵掀起了抗日高潮,深明大义的常大娘携全家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日斗争中。
白天,她为八路军放哨送信,为伤病员做饭、洗衣服;晚上,她和丈夫带领一家人彻夜挖地道,即使双手流着鲜血也不停歇。历时两年,总长60米、最多可同时容纳100多人的地道终于挖成了。从此,常大娘家的地道成了冀鲁边三地委和靖远县委的机关驻地,成了边区抗战的“大本营”和“指挥部”。抗战期间,经她掩护的同志、在她家养伤的干部战士400余人无一暴露,在她家保存的文件无一丢失。
1972年,81岁高龄的常大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躺在病床上举起右拳,向党宣誓。1974年11月27日,常大娘与世长辞,终年83岁。
在冀鲁边区这片热土上,一位又一位英雄人物像这五位烈士和常大娘一样,深处前线便抛头颅,洒热血,身在后方便默默无闻,以绵薄之力尽爱国之情,始终誓死守卫祖国,保护百姓。
挺进东路、挺进西路、挺进小学……离开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在去往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部旧址的路上,队员们看到了一个个纪念冀鲁边区抗战的名字。这些红色地名,是乐陵人民对先烈和抗战岁月的深切感怀。英魂虽逝,精神犹存。英烈的事迹载入史册,也铭刻在人民心中。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实践队员更加深刻了解了冀鲁边区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被冀鲁边区人民的不屈不挠和艰苦奋斗所感动,提高了爱党爱国的思想觉悟,从根本上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后人,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传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撰稿人:杨潇文
队伍名称:“赓续华夏梦想,拓宽时代原野”实践队
指导老师: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