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是a和b两个人,都是大学毕业留在北京,一个没买房,在单位附近租了房;一个买了五环外的房子,每天乘坐单位班车上下班,路上要用4个小时左右。
因为房子的问题,两人的月收入相同的情况下,压力却大不相同。
过了一段时间,a因为时间充裕,手头宽裕,用了相当的业余时间来提升自己,事业上上了台阶;而b因为还贷的经济压力和业余时间被路途耗时挤占等原因,只是守着本分做自己的事情。
五年后,与b相比,a的进步更呈几何式的跳跃,薪水是a的二倍不止,在买房就可以手到擒来了。
两人选择不同,结果高下立判。
我们从来都以为先安身,后立命。
但是这个迅猛发展的时代,确实越来越颠覆我们的认知,有一句很励志很暖心的话:房子是租的,生活不是。
我们太容易在安全感这个问题上,做出错误的选择。
过去我们觉得有房子才是在城市里有一个安全的地方可以放置心灵和身体,否则就认为,人在漂泊。
是的,在我们奋斗的城市里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确实是一种自己与这个城市建立亲密关系的最直接方式,是我们被这个城市接纳的最明显标识。
会有那么有一段时间,我们会安下心来,向这个城市里生活的人一样,享受房子带给我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然后和其他市民一样,抱怨堵车、污染、小区停水等等,像足了那种熟不拘礼的自己人。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仍难免有漂泊的感觉。
漂泊的感觉,是人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一种迷茫和无助的情绪。这种不确定包括工作、生活、情感、事业等等,究其实质,是看不到或者没有建立明确的方向和坚定的目标。
有房子不代表你愿意停步不前,不代表你可以比过他人,更不代表你的成功,尤其是像b这种举全家之力,全员负债供房的例子,更是如此,因为房子不仅带不来安全感,反而成为你前进的羁绊,房子的问题占据了你生活的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
这个时候你可能不会再有新的目标,因为精力实在分散不出来。
可是,有目标的人生是航程,没有目标的人生就是流浪。
本来是要用房子来获取安全感的,结果反而更觉得不安全了。
房子都只是生活的驿站,它本身并不会带给我们任何安全感,真正能给我们安全感的永远是那颗勇于奋斗的心和敢于前行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