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我去青岛出差,利用空闲时间参观了《骆驼祥子博物馆》,当时馆里正在播放以前老舍先生接受采访的录音,听到老舍先生本人的声音之后,我受到了极大震撼!于是我便急切而细致地重读了这部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和“享誉世界的现实主义经典”的文学作品。
《骆驼祥子》是1936年老舍在山东青岛教书时创作的,它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当时正处北洋军阀统治时代,讲述了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通读全书之后,我却陷入了无尽的沉思:骆驼与祥子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01 书中描写的骆驼、祥子和骆驼祥子
作者开篇写道:
“我们所要介绍的是祥子,不是骆驼,因为‘骆驼’只是个外号。那么,我们就先说祥子,随手儿把骆驼与祥子那点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
老舍先生紧接着描写道:
“骆驼——在口内负重惯了——是走不快的,不但是得慢走,还须极小心的慢走,骆驼怕滑;一汪儿水,一片儿泥,都可以教它们劈了腿,或折扭了膝。骆驼的价值全在四条腿上;腿一完,全完!”
“祥子在海甸的一家小店里躺了三天,身上忽冷忽热,心中迷迷忽忽,牙床上起了一溜紫泡,只想喝水,不想吃什么。饿了三天,火气降下去,身上软得橡皮糖似的。恐怕就是在这三天里,他与三匹骆驼的关系有梦话或胡话中被人家听了去。一清醒过来,他已经是‘骆驼祥子’了。
自从一到城里来,他就是‘祥子’,仿佛根本没有个姓;如今,‘骆驼’摆在‘祥子’之上,就更没有人关心他到底姓什么了。有姓无姓,他自己也并不在乎。不过,三条牲口才换了那么几块钱,而自己倒落了个外号,他觉得有点不大上算。”
这是老舍先生书中给出的描述,也算是从字面上解释了“骆驼与祥子”的关系。这一段文字描述的是祥子把偷来的三匹骆驼以三十五块大洋的价格贱卖给一位老者之后的故事。
02浅析骆驼与祥子的关系
作为读者,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浅析老舍先生描述的《骆驼祥子》中骆驼与祥子的关系。
1. 骆驼和祥子类似的卑微地位。 小说的写作特点主要有三点:第一,将塑造人物形象作为反映或表现生活的主要手段;第二,具有比较完整、生动的情节;第三,有具体的、典型的环境描写。在《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中,被称为“小说的三要素”的人物、情节和环境被老舍先生运用得淋漓尽致。老舍先生在祥子的名字前加上“骆驼”二字,意在用“骆驼”的外形和脾性来反映祥子身上的某种特质。
书中写到,祥子低头审视完自己之后,“他回头看了看骆驼——和他一样的难看,也一样的可爱。正是牲口脱毛的时候,骆驼身上一件都露出那灰红的皮,只有东一缕西一块的挂着零散的,没有力量的,随时可以脱掉的长毛,像些兽中庞大的乞丐,弯弯的,愚笨的,像条失意的瘦龙。”
祥子是个乡下人,刚进城时口齿并没有城里人那么清晰。对于所谓的城里人来说,像祥子这样的底层劳苦百姓本身有没有姓是无所谓的,可以给他们随便起个独特的外号,只要方便自己茶余饭后的议论和记住有这么一个人就足够了。因此,祥子和骆驼一样像极了“兽中庞大的乞丐”,即使身处城市之中,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根本得不到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在意。
2.骆驼和祥子相同的悲剧命运。
①两者命运同具“俘虏性”。祥子被士兵抓到营盘之后,碰上了几匹骆驼,他明知道那些骆驼根本不能帮他解决任何问题,但他还是对骆驼投以些许的同情,因为此时此地的他们,都是别人的“俘虏”。
②两者命运同是“失意的”。遭遇军阀抢劫后的祥子身无分文,他所有的财富便是这几匹偷来的骆驼。他曾坚定地认为,自己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也没有家庭的累赘,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儿就没个不成的。但是曾经那个想靠拉车来改善生活的雄心壮志,现在已经被残酷的现实彻底摧毁了。现在一无所有的祥子就跟这几匹骆驼一样,是“失意的瘦龙”,如果逃不出去就只能“任人宰割”。
③两者命运同具“脆弱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祥子,为了购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他特别勤快地揽活抢活,做事牢靠利落。祥子拉车时根本看不出急促,但他却跑得很快,虽然速度快却无须担心是否会有危险。他常常乐此不疲地盘算着,一天攒下一角钱,一千天攒够一百元,只要三年时间,他就能够买上一辆最新式、最可心的车。
但是在遭遇军阀的抢劫、孙侦探的敲诈、虎妞的强行占有以及小福子的死亡这一系列变故之后,祥子的神经受到了连续不断的毁灭性摧残,他买车的愿望再也无法实现了。原本就“脆弱的”、“劳苦的”祥子,像骆驼“劈了腿、扭了膝”一样的全完了,直至最终堕落至无尽深渊,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无赖。
03骆驼与祥子带给我们的现实意义与思考
《骆驼祥子》深刻地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和压迫,同时作者还向读者展示了军阀混战时期,处于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在痛苦深渊之中挣扎的生活图景,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祥子只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处于那样一个黑暗的社会,他们虽然拥有一定的自由,但却不得不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最终贫穷还是剥夺了他们手头可怜而仅有的自由,真切地刻画出了“吃人的社会”的可怖模样。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前进,现在对于所有人来说,只要你肯拼命努力,都有机会获得美好的生活,获得属于自己的“一辆拉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但骆驼与祥子的形象在当今社会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我们的生活仍具有现实意义的影响。
①现代社会不尊重底层劳苦人民的现象仍然存在。虽然祥子本来的名字就是祥子,没有任何姓氏,但是城里人不管不顾地直接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个“骆驼”充当外号,这一行为已经践踏了祥子的尊严。在《千与千寻》这部电影中,汤婆婆把所有进入“油屋”的人的名字都拿掉之后,重新给他们取了一个小名,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都逐渐地忘记了原来的自己。
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现象依旧存在。对于那些刚进入公司的职员来说,自己处在公司的底端,没有达到“王总”、“张总”、“李总”这样受人仰望的地位,就应该被那些企业老板按姓氏称呼“小王”、“小张”或“小李”吗?更有甚者喊着喊着就把他们真正的名字都给忘了。这一普遍现象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对新人和底端职员的不尊重,但在现实生活中,被这样称呼的公司新人并没有反抗,甚至有些人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就应该处在这样的底端、处在被老板随意管控的状态,他们跟骆驼与祥子一样,都具有俘虏性和脆弱性。
②现代农民工进城的故事就是祥子进城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农民如潮水一般涌入城市。刚进城的农民工没有身份和地位、没有住所和恒产,自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十分脆弱,任何一点变故都会给他们带来不可预估的影响。
即使在国家重拳打击之下,仍然有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新闻被报道出来。如:2019年底,某市一项工程建设中,滞留农民工1680人,拖欠工资1557万元,导致大量农民工露宿街头,无家可归。旧北平给祥子带来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打击,对于现代农民工进城付出辛劳而毫无所得的打击同样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③避免精神崩溃后彻底沦陷的颓废。祥子从一个辛勤朴实的劳动者堕落成一个懒惰失信的无赖,最后彻底成为一具被社会抛弃的行尸走肉,一方面是黑暗的社会环境将他一步步逼上绝路,另一方面则是祥子脆弱的精神世界崩溃后的彻底沦陷,祥子剧烈灵魂斗争后心智的残缺同样也促成了这样的惨剧。现代社会处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很多人也处在持续性迷失方向的状态中,他们游离在精神崩溃的边缘,逐渐变得麻木,最终彻底失去生活和奋斗的动力。
今年春节突发的疫情给全国甚至全球各地人民带来了重创,为了及时疏导人民内心集聚的负面情绪,我国各地政府加大心理辅导,始终引导民众树立信心,呼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抗疫,共度难关,这正是吸取了《骆驼祥子》悲惨结局的教训,避免群众出现精神崩溃后彻底沦陷的颓废。
写在最后: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有可能会遭遇突然的变故,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但绝望中总是孕育着希望。决定你未来走向的,除了社会环境之外,更为关键的还是你自己,任何人都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只要心存信念,不忘初心,我们必然能够、朝着心中的远方不断奋进!